以推动这场对秦党的政治清算继续前行★资显然是嗅出了主战派官员的需要,刚好他又在《临安新报》干了几天,顿时发觉了一个适合于主战派官员所需要的舆论工具。
陈康伯为代表的主战派官员显然很满意孙资送来的这份礼物,于是准备好了接手这份报纸以为己用。不过好歹沈敏也是鄱阳洪氏的门下,而鄱阳洪氏不仅是陈康伯的乡党,也是主战派的一员,这样明目张胆的窃取对方的产业,他们也还是有些抹不下脸面※以才准备了第二个方案,如果沈敏不肯配合的话,就要迫使对方出让报社,由他和孙资来主持这份报纸了。
孙资显然以为,这是一个在主战派官员面前崭露头角的机会,所以说的兴高采烈。但王之荀可不这么认为,他思考再三后,对着陈康伯摇头说道:“晚辈才疏学浅恐怕难以承受陈公的重托,这样的事情,有孙生一人就足以主持了,请恕晚辈不能从命。而且晚辈以为,陈公还是应该先同三郎好好商议才是,和这样一份报纸相比,三郎才是陈公真正可以倚靠的栋梁之士啊。”
陈康伯有些意外的望了王之荀一眼,方才说道:“令香何时变得如此谦虚起来了,记得你之前来拜访老夫的时候,谈论起洪氏兄弟也颇不以为然的啊。”
王之荀撇了撇嘴道:“即便是今日,晚辈也没觉得洪氏兄弟有什么出奇的,不过他们倒是收了一个好徒弟♀位沈三郎虽然年轻,但做事却是脚踏实地步步向前,到今日为止,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人物≡晚辈观之,朝中这些主战官员虽然口舌伶俐,写的一手好文章,但论起做事来,恐怕无人及得上这位沈三郎的一襟衣脚了。”
陈康伯不由好奇的追问了一句,“令香何以如此以为?”
王之荀把沈敏编写字典的事情讲述了一遍,随即点评道:“之前晚辈只是想着,这部字典一出,不仅可以方便蒙童学习,还有让人不忘汴洛故土之意。但这些日子里晚辈又想了想,这字典的意义恐怕还不仅于此。
令南迁的北人不忘故土是一层意思,统一天下的乡音却是另一层意思∝王扫,并有天下,车同轨,书同文,一度量,故有两汉四百年之基业。
我大宋朝廷南迁于临安,虽然还有十五路基业,但是长江以南之地,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大家虽为一国之民,而民却不知三十里外之事。
试问陈公,招募这样的百姓从军,他们又怎么会以为北伐中原是自己的责任呢?对于这些百姓来说,出了本县就宛如进入了语言不通的外国之地,他们连和友军沟通都困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资宋》 最新章节第151章 陈府二,网址:https://www.xbqg999.com/107/107889/146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