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过是徐烈综合原时空经验的几种设定罢了。而沂蒙特区的公路规划,便是在这几项设定基础上构建的。
说穿了,徐烈公路规划的第一步,便是将各县连接起来的“省道”,也即按二级公路建设;而莒县到日照港口,则按一级公路的标准进行建设。
而在徐烈所控制的这个沂蒙特区,徐烈准备建设两个工业中心。一个是以莱芜特别是原时空钢城区为基地的重化工业基地,将其打造成区域性的钢铁、冶金、机械、能源、电力、化工基地;另一个则是在莒县与日照之间建设工业新城,以轻纺工业为龙头,重点发展日用工业、食品工业。
至于其他各县,则主要布局以地方资源或传统工艺有关的小型工业企业或初加工企业。譬如,原时空有段时间,几乎很多县都有纺织厂、机械厂等企业,后来这些企业都破产垮台了,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是行政指令的产物,而非市场的配置。
譬如蒙阴,你去建一个机械厂试试?除非你拥有国际顶尖技术,否则客商进出非常不方便。所以,蒙阴此后与机械粘边的,只有“维修”二字。
徐烈这一工业思路,几乎是在他穿越不久就开始构想了。特别是莱芜的重化工业基地,徐烈委托杨改革从原时空买的各类资料就有数吨之重。这些资料,就是徐烈建设莱芜重化工业基地的“智库”,前期,徐烈当然重点关注资源、企业布局。
重化工业基地,如果以钢产量为指标的话,那么这个基地的建设大概会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以一年建设为期,达到年产钢5万吨,铁10万吨,煤50万吨,电力2万千瓦;中期,以两年为限,钢产量20万吨,铁30万吨,煤300万吨,电力8万千瓦,并形成冶金、机械及相关产业基本配套;后期,以五年为限,实现钢80万吨,铁120万吨,煤1000万吨,电力30万千瓦的产能格局,其钢铁、煤炭、电力、化工、机械等产品畅销全球。
徐烈这个计划,实际上用时为8年。当然,如果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其钢铁产量将有可能超过熊国而仅次于密西西国、莱茵国与泰吾士国,位居世界第四。当然,这仅仅是以莱芜这一地产量而言的,如果把山东其他各地的钢铁资源全部算上,极有可能会仅次于密西西国的产量。
要实现重化工业基地的目标,技术不是问题,资金不是问题,真正的麻烦在于人才,从工程师到技术员再到合格的产业工人。以20世纪上半叶的工业技术水准来看,要实现上述产品,整个莱芜重化工业基地至少需要30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狙清》 最新章节0141章 重化基地与工业新城,网址:https://www.xbqg999.com/152/152273/14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