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便利。
就是大宋,先皇时侬智高造反,一些官员捂盖子与及遥远的距离,等消息传到东京城之时,侬智高已经占下了诸多州县,杀人无算。
若不是后来狄青千里迢迢从西北南来,一战而定,就南方这些久不经战场之兵,便是小半个山河破碎!
这便是地域遥远之忧,连大宋都是如此,难道那个大不列颠帝国如此之大的地域,又能例外不成?
要知道刚刚陈进才说过,未来的蒙古帝国,快马从东到西都要跑一年。
也就是说,如此西方有战事,将消息用快马从西方传递到东方的王帐,那都要一年后了。
那如果真的如此,什么黄花菜都凉了罢!
也许这就是偌大个蒙古帝国在那个叫做什么成吉思汗的皇帝死了之后土崩瓦解的原因吧!
连赵佶都知道这个道理,蔡京与六大书院的那些教习与山长院判们,没有理由不知道。
所以他们同有一个疑惑,那个国家的皇室,是怎么统治自己偌大的国土的?
不耻下问是一个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始皇帝灭六国之后,修驰道以通天下,求政令之通达。
始皇帝时所修筑之驰道,哪怕是到了如今,还在使用。
由此可见始皇帝对驰道之重视,若不是他死得突然,扶苏又为赵高所害,任秦时兵锋之强悍,当不至二世而亡。
从汉武以来,始有六百里急脚,传承至今,为的不过是尽量要朝令夕至,交通消息所用!”
“先生刚才所说之蒙古帝国,想来其分裂败落之因,想来是耳目所不灵致之!
纵然手中兵戈强悍,横行天下,然而耳聋目盲,虽手有千斤之力而不可!
诺大的土地不过是耗费钱粮兵卒,于国有何益?”
问出这句话的是岳麓书院的山长。
老人家虽然只是埋头做学问的人,不过,既然能主持这么大的书院,只会埋头做学问是不行的。
这个世界有个魑魅魍魉,诸多看不见的手段,作为一个影响深远大书院的家长,见识和手段必是当世之选。
所以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他看来,这么大的帝国横跨那么大一片地方,
而且,中间还隔着茫茫大海,怎么可能,维持住偌大个帝国领土的完整?
他这句话,其实不管是赵佶还是蔡京,还是别的书院的教习山长院判都知道,只不过他先一步问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说书人》 最新章节第257章 他们怎么统治这个国家,网址:https://www.xbqg999.com/17/17580/43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