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订单不但已经足够街道服装厂吃饱了,甚至都让他们吃撑着了。>
别说厂子的毛利从单月平均七八万块上涨到了十五万左右,就是工人的收入和人数也基本翻番。>
不过,即便是这三年来,街道服装厂已经从六十人扩张到了现在的近百人,还是会频繁出现爆款服装制作速度赶不上卖速的事儿。>
尤其是春节之后,宁卫民的运动服品牌——国风,和皮尔卡顿华夏总公司联合行动,决定赞助奥运会国内代表团的全部服装。>
这就更等于倒逼着煤市街的街道服装厂进一步的扩大规模,提升产量。>
否则的话到时候奥运广告效应一旦体现,店里没有足够的货物去卖,那不是成了服装厂扯后腿了嘛,怎么对得起宁卫民这个恩人?>
于是,四月中旬,街道服装厂甚至不惜停工三天,就为了一件事——搬家。>
敢情原有的厂址已经不足以支持服装厂继续扩张了,所以街道李主任干脆就把同样归属于街道的布鞋厂与街道服装厂完成了合并。>
这个布鞋厂有六十多人,本身厂区就有将近四百多平米。>
而且后边还挨着一溜儿原本是街道用于堆积查抄物资的空房。>
现在当初查抄的物资基本都退还了,这些房子也就空出来了,所以这么一来,两处合为一处,面积就能达到 百平米。>
既可以让街道服装厂帮布鞋厂一把,增加设备,开发新品种,改变原本布鞋厂效益低下,库存积压的现状。>
同时对服装厂来说,也有了总共将近 百平米的厂区,还有额外增加的人手,能够满足服装厂扩大生产的要求。>
而服装厂搬家之后的第二件事,就是人事调整和继续招聘工人。>
这次两厂合并说的好听,其实相当于服装厂吞并布鞋厂,那么苏锦作为服装厂的厂长,肯定还是强势的一方,一把手的角色。>
所以等两厂合并,他第一个命令,就是缩减了布鞋制作方面一半人手,组成制鞋车间。>
然后把多出来的三十人都分配到了包装部门。>
此外,他还要招聘增加两个车组,大概是六十余人的普工。>
制衣厂生产车间的生产线,是以“组”作为单位的。>
一条生产线就是一个车组。>
每个组的生产工人大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潮1980》 最新章节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不经意间,网址:https://www.xbqg999.com/171/171857/1477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