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就如我与大哥在齐鲁行事一般,得杀鸡儆猴,打落泉州出头鸟,才能镇住人心。>
待我寻得师父祖地,安葬了师父遗骨,咱们三人,就去那海沙帮转一转,看看那伙恶徒,到底意欲何为。”>
“那若他们不听‘劝’呢?”>
易胜看了眼小铁,低声问到。>
小铁睁开眼睛,看了眼落魄至极的刘卓然,眼中有杀气流转,沉声说:>
“那便,铲了这等不平事!”>
-------------------->
“折搬山?没听说过。”>
玉塘山下,折家庄中,这是一处百人聚落,村中气氛平和,邻里相敬,还有小孩子赤着脚跑来跑去,看上去平静的很。>
小铁寻了村中里正询问,但那抓着烟袋子,看上去怕有七十多的老头子,却连连摇头。>
“咱们这折家庄,自搬到这里来,便没有个叫折搬山的。这般怪名字,谁家会起?”>
那老头抽了口烟,睁开浑浊的眼睛,瞥了一眼小铁,他说:>
“后生,你怕是寻错了地方。”>
“没错的。”>
小铁摸着腰间酒囊,他有些焦急,便又说道:>
“我师父就是出生在玉塘山下,那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了,他本名或许不叫折搬山,但肯定姓折。>
老丈你再想想。”>
那老头子抽着烟,又看了看折铁,半晌之后,他才有些不确定的问到:>
“你师父,莫不是和你一样,生的膀大腰圆,小小年纪,便有一身神力?”>
“是!确实是!”>
小铁说:>
“师父说他也是天生神力之人,就如我一般。>
七八岁时,就堪比成人体魄,还说小时候玩耍时,坏了村中磨坊,被族老责打一番。”>
“啊,那就是了。”>
老丈放下手中烟袋,站起身,走了几步,他老眼中尽有一抹欣喜,他说:>
“哪里是什么折搬山?分明就是我二狗兄弟嘛!”>
“啊?”>
小铁被这颇有乡土气息的名字,弄得有些呆滞,紧接着,便听到那老丈说:>
“我自小和二狗弟弟一起长大的,二狗弟弟家中凄惨,小小年纪便没了爹娘,是吃村里百家饭长大的。>
他与我亲近,儿时便帮我家收割庄稼,做些农活,我娘还许他说,待他长大,便把我妹子许配给他。>
弄坏磨盘,是他七岁时,与村中欺辱我家的一帮恶霸厮打。>
举起磨盘,断了那七人恶霸的腿,差点坏人性命,才被族老斥责。”>
说到这里,老丈的语气低落下来,他说:>
“只是二狗长到八九岁,便有外人来村中,说是二狗有仙缘,带他离开了。>
这一去,就是六十多年,二狗兄弟走前,还对我说,将来学了本事,便要回来,风风光光的娶我妹子。”>
说到此处,老丈浑浊眼中,已是通红。>
他抹了抹眼睛,抬起头,看着折铁,问到:>
“我问你,后生,你师父可求得仙路?可闯出一番名头?”>
“这”>
折铁被这话问的有些默然。>
他摸着腰间师父的骨灰,咬着牙说:>
“师父自是求得仙缘,乃是真的仙家中人,一身武艺横行天下,只是不理尘世,一心向道,这才天下不闻。”>
“真的?”>
老长狐疑的看着折铁,后者想了想,将背后巨阙取出,砰的一声拄在地上,震得地面都晃了晃。>
他对眼前老丈说:>
“这剑,便是我师父留下的,老丈可试一试,若非武艺通天,岂能耍起这沉重之物?”>
老人上前一步,伸手抓了抓巨阙。>
果然,如百斤巨石,纹丝不动。>
老者心中便信了三分,又喊来自家两个儿子,两个健壮汉子使出吃奶力气,也只是堪堪将巨阙抬起。>
抬起都难,更别说挥动重剑对敌了。>
而小铁则单手握住剑柄,轻飘飘的就将巨阙舞起,复尔归鞘。>
这一幕让周围围观的乡民大声赞叹,也让那老丈心中再无疑虑,看来自己当年的二狗兄弟,当真是成了一番大事。>
这让他心中感怀欣慰,多年心中疙瘩算是解开来。>
“后生,老头我听说,咱泉州最近些年,出了个什么剑君,听说也是江湖高手,有名的很。>
这村子里来的行商货郎,也会说起那刘大侠的事,端的威风。”>
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