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的氛围顿时轻松了少许。
没错,只是少许。
毕竟接下来要搞的事才是大头,一旦失败掉脑袋都是轻的,换谁都不可能彻底放松。
随后小赵来到主座上,先对众人躬身一拜:
“诸位,今夜事态紧急,本王便不多水文咳咳,不多废话了。”
“种老将军,接下来便交给您吧,由您来安排作战任务。”
老种朝他点了点头,从王厚手中接过了一张皇宫的布局图。
摊开,挂到墙上,同时介绍道:
“皇城位于汴京城中偏北,外门有左右掖门,东华门、天波门与晨晖门。”
“内门则有左右长庆门、左右银台门、左右嘉肃门。”
“宫内禁军一班、直形式为组织管理,内部统领为宽衣天武官,另外殿前军则为皇宫宿卫的建制级力量。”
“眼下京中禁军有大半驻扎于皇陵,殿内值守的乃是太尉王恩,此人乃是官家心腹,绝无策反可能。”
“因此今夜我将亲率西军精锐,从城外由新曹门进入城中新曹门的护卫乃是殿下死忠,吾等已经提前与他取得了联系。”
“届时再经东华门闯入宫中,破左右嘉肃,直抵禁中!”
王厚亦是点头,这个方案是他和老**同商议出来的,同时补充道:
“彝叔所言乃是最佳方案,风险则主要有两点。”
“一是西军驻扎于城外东营,调度时必须要极其迅速,不能给京中禁军丝毫反应的时间。”
“其二则是东华门易守难攻,想要突入禁中驾前,恐怕要经历一场血战。”
王厚此言一出。
现场的气氛顿时又肃杀了几分。
要知道。
眼下童贯还没上位枢密使,大宋三大禁军中,真正属于被废的其实就一个河北禁军。
京中禁军虽然战力要逊色于常年作战的西军,但差距并没有离谱到按倍数为记。
更别说负责卫戍皇城的禁军了,属于京中的绝对精锐,战斗力极其强悍。
按照皇城历来的制度。
每天在宫中值守的禁军人数,足足高达一千德殿、垂拱殿以及集英殿的提纯,便可以尽数被您吸入啦!
赵佶可是个金军攻到了城下都敢大开城门放六甲神兵的主儿,还自称道君皇帝,忽悠起来还是很轻松的。
更别说这辈子的郭京,还是个被徐云加强过的神棍了。
说句实话。
如果光看郭京做的这些事儿,历史上恐怕还真没几个人方士能比他更猛的。
今天抓鬼降妖,明天说有彗星就有彗星,后天说有地动就有地动,这谁遭得住啊?
哪怕是秦始皇汉武帝见到这种人,也妥妥得封个国师啥的。
因此在听说此事后。
赵佶便立刻同意了郭京的安排,毫无顾忌的将两道东门留了出来。
那天在画完针法后,赵佶还被忽悠着嗷了一嗓子“优势在我”,此事便不足为外人道也。
视线再回到现实。
今夜小赵搞的事是真正的生死时速,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
因此在分配好作战任务后,老种和王厚立刻带着几位将领出发了。
小赵、徐云、老苏和一众文官则骑着十多匹蹄足下裹着棉布消声的骏马,悄然离开了简王府。
君子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骑马便属于御。
因此哪怕是老苏这种官,徐云的心情却莫名的有些感伤,甚至愤怒:
或许当年完颜宗望兄弟俩在汴京城外,看着宋徽宗与宋钦宗缓缓从中走出投降时,也是小赵他们的这般感觉吧
准确点说。
那时候的宋徽宗,应该要比现在还离谱无数倍:
今夜虽然宫门大开,但汴京外无强敌环伺,内有东营拱卫。
排除掉小赵这种特殊情况后,至少在理论上是有一定安全保障的。
但靖康那时候呢?
那是真的生死局啊
除了奇葩+脑瘫之外,徐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赵佶了
于是乎。
就这样。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穿过了三道原本计划中可能要花费大量时间的大门,抵达了禁中的会通门外。
到了这一关。
小赵等人不出意外的被发现了。
但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一步的发现和没发现,其实都已经差不多了:
眼下整个皇宫的护卫体系有80%的兵力驻守在南北西三面,丝毫不知道禁中水晶被人偷了。
留在禁中的只有王恩带领的殿内崇班和皇城司的贴身护卫,总数不过两百人出头。
200对上4396。
哪怕有禁中五米的高墙协助,也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战斗。
“杀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