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八十五章 权威.....真的错了!(3/4)

第五百八十五章 权威.....真的错了!(3/4)

上一页走进不科学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某段时间内。

进入三年二班这间教室的人数,肯定要远小于从一层进入教学楼的总人数。

换而言之。

二者的比例不说是几比几吧,肯定是要小于....或者说远小于1的——一个班级按照50个人算,走进教学楼的最少有数百号人。

但诺里斯·布拉德伯里计算出的这个框架却不一样。

它显示的比值是大于1,就相当于走进班级的人要比走进教学楼的人多,那么这显然就是哪里出问题了。

“?n(r,t/)?t=(r,t)?Σa?(r,t)???(r,t)......”

“加入一个稳态情况??/?t=0,那么就有d2?(r)dr2+2rd?(r)dr??(r)2=0......”

“引入菲克定律.......。所以以中子通量密度?(r,t)为待求函数,改写连续性方程为1/v??/?t=?Σa?+?24?......”

写到这里。

陆光达的笔尖忽然便是一用力,生生在算纸上戳破了一个洞。

但平日里无比节俭的陆光达这次却没有露出丝毫心疼的表情,而是死死的盯着自己计算出来的这道公式。

1/v(??/?t)=?Σa?+?24?。

这个公式第一眼看起来可能有些陌生。

但如果把最后【4?】的4给去掉,想必许多聪明的同学便认出来了。

没错!

这便是一切核工程的起点,整个核工程物理最重要的方程之一.....

中子扩散方程。

它描述了中子通量密度分布的变化情况,并且在空间上是一个二阶微分方程,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变成赫姆霍兹方程作出波动解。

同时它在时间上是个一阶微分方程,可以得到时间上的单调发展情况。

一般来说。

对于任何一个完整的框架,你都可以从中反推出这道公式的正确表达式。

但是.....

眼下陆光达推出的结果,却多出了一个4!

微分方程多个4,这个概念再解释就要被喷水文了。

总而言之。

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的情况!

要知道。

理论部的这些推导可不全是数学计算,他们计算的参数有很多都来自应用地带的实验团队——否则兔子们也没必要建轰爆实验室了。

例如陆光达他们这次使用的参数。

这些参数有部分来自海对面传回的文件,文件原本所属的都是一些国家级的实验机构。

有部分来自七口语和文字的功底都很扎实,如今主要负责外文期刊的翻译环节。

后世的马瑞平虽然没有评上院士,直到退休的时候都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副高职称,甚至直到2022年才被正式解密。

但整个596项目中他亲手翻译的外文文献占比高达70%,可谓是功劳卓绝。

此前由于没有找出问题所在的缘故。

华云和马瑞平以及他们身后的小组,都收到了不小的压力——否则也不会互相质疑了。

这种质疑一来是基于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二来则是因为这份文件的解析太重要了,谁都不想背锅。

如今发现导致他们被黑的罪魁祸首,他们哪能不激动呢?

因此很快。

整个项目组众人便暂停下了手中的活,开始做起了演算。

“?i(r,t)?t=bik∞Σa?(r,t)?λii(r,t) i=1,2,3,...,m ......王哥,毛熊那边的3号组文件麻烦给我一下!”

“诸位,空间部分是赫姆霍兹方程,通解是一系列驻波的叠加,也就是一系列本征波的叠加态,所以如果要忽略它而研究时间上的变化,那么相当于假设整个过程中子通量密度构成一个整体的波,每个点变化是同步的,那么我们应该.....”

“小赵,待会儿一起上厕所不?”

“0.557,0.559,8.322,报告,计算过程有一个明显的凸起!”

“很好,密度向量是多少?”

“只有大致区间,应该在18.5-19.7附近!”

“阿巴阿巴......”

看着热火朝天的现场。

徐云的目光却忍不住再次投放到了陆光达身前的那张纸上。

也就是.....

记录有诺里斯·布拉德伯里的英文复印稿。

说实话。

在后世的2023年。

徐云并不了解这封文件....也就是诺里斯·布拉德伯里设计出来的定态次临界状态模型的存在。

这其实很正常。

毕竟核武器的研制过程中有太多太多的波折与故事,很多事情哪怕到2023年都没有解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走进不科学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