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爸叹口气道:“此一时,彼一时。不过这事儿也不用急,小飞岁数还小,再看两年不迟。”>
朱妈缓缓点头。>
与此同时,在楼上朱婷的闺房里。>
朱婷白他一眼,哪会猜不出他的目的。>
这些把戏,她早就领教过了。>
虽然每次的借口都不一样,目的却一样的。>
第二天一早上。>
杜飞坐着汪大成的摩托车来到专桉小组的驻地。>
他们俩来的不算晚,却是所有人中最后到的。>
经过昨晚上的休息,专桉小组的人精神明显饱满多了。>
再加上昨天的收获,颇有些士气高涨。>
一个个看见杜飞都带着笑模样。>
与昨天那种若有若无的排斥态度大不一样了。>
杜飞知道,并不是他突然变得招人喜欢了,而是因为他给专桉小组带来了切实进展。>
众人打过招呼,还是昨天的程序,一边吃饭一边开早会。>
今天还是豆腐脑,不过馒头变成了大白菜馅的包子。>
包子里没有肉,但能吃的出来,和馅用了荤油,吃着味道还不错。>
早会还是王参军主持,但说着说着却成了跟杜飞汇报昨天调查李长江的结果。>
李长江,今年55岁,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解放前曾是金陵制造局的技术专家。>
后来调任京城精密仪器厂,担任工程师。>
直至1960年,担任精密仪器厂的副厂长。>
乍一看,履历上并没有任何问题。>
金陵制造局虽然是军工厂,但李长江本身没有任何正治倾向,属于比较单纯的技术性人才。>
直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社会风向的变化,李长江的过去被人翻出来。>
一开始还不痛不痒的,但是后来随着包伟的刻意针对,处处为难。>
令他的处境越来越危险,甚至牵连了家人孩子。>
李长江被逼走投无路,再加上有人刻意引导,终于动了偷渡香江的念头。>
杜飞听到这里,已经可以笃定,那个引导李长江去香江的人,九成九也是原先张大奎布置的棋子,一环套一环。>
到了现在,李长江已经一步一步被带到了坑里。>
整件事的轮廓虽然展现出来,但那位骆先生究竟想要什么?>
到现在还是一片模湖。>
从过程上看,骆先生以及张大奎,可谓是处心积虑,并且为此投入了大量资源。>
张大奎得多少不说,单是他这几个下线,张野、包伟,再加上这个引导李长江去香江的黄东,使唤他们三个人,就得不下两千块钱。>
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布置,花费同样不小。>
骆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老话说,无利不起早!>
可想而知,他所图谋的东西,价值一定远远大于这些投入。>
不过,不同于劣迹斑斑的包伟。>
黄东这个人身份比较敏感,王参军怕打草惊蛇,并没贸然把他抓来。>
黄东今年27岁,是居委会的临时工。>
家庭条件很不好,他爹解放前就没了,就剩一个体弱多病的老娘。>
去年老娘也没了,家里穷的底儿掉,到现在也没娶上媳妇……>
杜飞等王参军介绍完李长江和黄东的情况,问道:“怎么发现李长江要偷渡的?”>
王参军道:“是小赵儿发现的,让他来说吧~”>
小赵儿接过话茬也不怯场,吧啦吧啦就说起来。>
说起来,小赵儿还是牛文涛的上级,从东城分j抽调上来的。>
别看他在专桉小组是‘小赵儿’,要是回了分j,那可就是‘赵哥’。>
很快杜飞就听明白。>
&am;lt;b/&am;gt; 闹了半天,李长江也是倒霉催的。>
他想偷渡出去,自己又没有关系,只能托黄东帮忙。>
黄东也是个半吊子,他本就是听命办事,跟李长江吹牛,说有关系,能偷渡。>
其实他哪有这种渠道呀!>
原本按计划,这一步应该由张大奎来解决。>
但现在张大奎死了,骆先生那边又联系不上。>
为了稳住李长江,黄东只能硬着头皮去黑市上找。>
黑市上人多嘴杂,黄东又是个生面孔,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介绍完这些情况,王参军又看向杜飞:“顾问,您说咱们下一步怎么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