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阴云蔽日,雨丝迷离,行省贡院中的郡试仍在继续。等第三场的考卷发下来,洪毅立刻揭下牛皮纸袋上的火漆封印,从里面抽出了最后一场的试题。
内中纸有三页,试题却只有一道。郡试第三天考的,便是三段策文。
所谓的“三段策文”,就是考生书写的策文分为“解题”、“破题”、“承题”三段,有点类似于地球明清时代的八股文。试题是从三部荀圣经典中,随便抽出一段,作为引申,而考生就必须以“前古圣贤”的口吻,引经据典,作出一篇辞藻优美的文章来。文章内容尚可商榷,最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显露出个人的才气。
为了取得科举功名,摆脱一家人罪民的身份,重入士籍,洪毅精心准备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前几月,为了写出这篇郡试第三场策文,他还特意去往诚意伯府上,征得那位原是本家阿姨,却硬要作“姑姑”称谓的高氏女同意,在伯爵府最隐秘的藏中,研读了许多几年间从京师带过来的“高太师遗作”。
先贤境大儒所做的文章,每一篇都是精妙之极,有了这么多时文作为借鉴,叫洪毅写上一篇让那位主考官,高太师的得意门徒欧阳修,看上眼的文章,当然是不成问题的。
不过,毕竟洪毅年纪尚幼,对于儒家学说的了解和领悟,远远不及高太师所触及到的深度,而对这三部荀圣经典的理解,与先贤境的大儒相比,更是拍马难及,因此,洪毅自然是按照符合自己年龄段的认识,再加以阐述,顶多最后点上一句“太师名言”,用以提升文章的品调和格局。
这一回,洪毅奋笔直书,写就更快了,才一个时辰不到,就已经完成了一篇自认为“绝世佳作”的好文章。朝廷规定,日落时分,参加郡试的生员就必须交卷出场,可是现在,离太阳落山还有整整两个时辰。其实,这个时候,大部分人还在那里加紧写作,像洪毅这般,在一个时辰之内,就做出一篇文章的人,还是非常罕见的。
这时,之前来过的那位年轻考官,再次到这边巡视,一个随侍的贡院书吏,指着洪毅门前的号牌,轻轻说道:“李大人,没想到这甲字三十一号的考生,竟然这么快就写完了第三场的试题。我还听人说,他第一场的试卷,因为字迹上佳,句句无错,而且卷面整净,没有一丝污迹,因此破格得了优等,真个了不得,将来定是一榜留名啊!”
大洪王朝科举制度中,最低一级的郡试,规矩是最少,也没有多少麻烦的程序。这里每一位考生的试卷,既不要糊卷盖名,也不用重新抄录,因为,郡试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高神祗之路》 最新章节第四百二十五章 郡试(三),网址:https://www.xbqg999.com/283/283009/43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