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赵新点了点头,随后给两人讲解了一番。>
话说在满清的封贡体制下,东亚各国除了江户幕府会铸造金银币,其他各国实行的都是“银两制钱并用”的货币政策。此外整个清代的货币本位制度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它既不是铜本位,也不是银本位,更非平行本位。>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在小农经济的体制下,无论是制钱还是钱票都是以白银为核算中心。然而不管是碎银还是银元宝都不是货币,实质是银块。>
对这种银钱互为表里--“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货币体制,正确说法应该是“银铜金属并行的复本位制度。”跟西方的货币制度完全不是一码事。>
当这些被铸造成元宝的银块进入市场流通,因其币值过大,导致完整的元宝银又被分为碎银,通过钱铺的兑换被人藏进地窖、或是变为各种银器,从而退出流通领域,回归到贵金属的状态。>
这也是后世为什么有人讲明清时代的中国是世界白银的终极漏斗。想想晋商喜欢铸银冬瓜的例子吧,1600两一个,强盗是抢不走了,可这玩意能拿出去流通吗?>
那么好,在这种货币白银化的情况下,由于每块银块无论在规格、成色还是重量上无法统一,每次支付都需要经过成色鉴别和权衡轻重的复杂手续,使得市场上急需一种成色重量和规格一定的银币,以便使资本快速周转。>
而洋钱的出现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如今何止是南洋和两广,除了西北和东北,几乎到处都在使用。这其中像荷兰人的马钱、美国银元和玛利亚特丽莎银币流入内地后,因为成色不稳定,通常会被商人熔成银块;真正流通量最大的,还要属西班牙人发行的墨西哥鹰洋。>
如今市面上使用的鹰洋分大、中、小三等,大的约重七钱二分,中的是半元,小的是四分之一。三等之中,又以大的为主,其含银量是90.1824%。>
在广州市场上,一百块新墨西哥鹰大洋可兑换七十二两银锭。这个兑换关系怎么来的?很简单,重量,两者都是2700克(清两是37.5克)。>
但是问题来了,一百枚墨西哥鹰洋的纯银含量为2430克;七十二两银锭的纯银含量却多达2538克;因为银锭的含银率是94%。由此可以看出,两者的纯银量相差103.1克,也就是存在4.04%的浮额。>
看上去好像不多,然而在另一时空的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可是赔了英国人2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隆四十八年》 最新章节第六百七十七章 细说白银真面目,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11/311775/68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