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六百九十六章 南亚战火(一)

第六百九十六章 南亚战火(一)(4/5)

上一页乾隆四十八年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团所组成的分遣队发起佯攻,并在7月30日占领了城镇南面的阵地。

英军指挥官布雷斯韦特上校的计划是将防御较弱且地面较干燥的东北角作为主攻方向,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城市的西部和北部构筑炮台,但是天不遂人愿,一场瓢泼大雨让他的计划受阻。在这期间,法国人用自己的24磅炮和北海镇提供的12磅炮对英国人进行猛轰,导致英军施工人员损失惨重。

到了8月12日,克莱门特上校将北海镇卖给他们的十二门12磅炮全部集中到了城市北部,对着英军的炮台工事和战壕实施持续不断的打击,甚至连英军总工程师乔治.莫尔中校也死在了炮火之下。

这年月欧洲各国炮兵所使用的炮弹大同小异,主要是实心弹、葡萄弹、罐装霰弹、以及各种分射弹。至于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开花弹”,由于这年月的黑火药还不具备高爆威力,所以其作用只是震荡而非碎片效应,且射程仅有几百米。

而北海镇12磅炮所用的炮弹则是与众不同。整颗炮弹的圆形弹壳由钢制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弹壁更薄,从而携带更多的霰弹和爆炸火药,在顶部装有一个手动调节的时间引信,爆炸药的装药位于炮弹底部。发射时位于炮弹顶部的时间引信被触发,随后传送到引信底部的爆炸药,引爆后将钢外壳击破并释放霰弹。

说白了,这玩意其实是仿自另一时空英国人在1852年改进的“榴霰弹”。该炮弹的早期型号已经在九年前由一名叫“hranel”的皇家炮兵中尉发明,而历史上英军直到1804年在苏里南的战争中才正式使用。

另一边,英军虽然损失惨重,可指挥官雷斯韦特上校早有心理准备,炮台是无论如何也要建起来,反正印度雇佣兵的命不值钱。到了8月21日,大批土着雇佣兵顶着法国人的猛烈炮火,终于将被称为“皇家炮台”的主炮台修筑成功,第二天上午,英军的24磅长炮向法军开火还击。

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上,英军在城外的两座炮台一发威,法国人当天就顶不住了,第二天干脆投降。而在本时空随着两千发北海镇的炮弹被运进本地治理,英军的悲惨处境还远未结束。

之后的十几天里,由法军和北海军的炮兵组成的十八个炮组大发神威,一边和英军的两座炮台对轰,同时还对英军的外围阵地实施密集炮击,让英军的伤亡数字从四百多人扩大到了一千多人。

英军指挥官布雷斯韦特上校此时已经是骑虎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隆四十八年》 最新章节第六百九十六章 南亚战火(一),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11/311775/702_4.html

上一页乾隆四十八年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