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七百二十三章 九洲宫变夜彷徨(一)

第七百二十三章 九洲宫变夜彷徨(一)(3/6)

上一页乾隆四十八年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底的尚虞备用处密探终于混进了民政系统,成为粮储局的一名办事员。此人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利用职务之便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又冒着风险誊抄了不少报表。等他觉得一切都掌握的差不多了,便趁着去年冬天去吉林乌拉出差的机会,将着抄写的资料送到了吉林城内的坐探手中,后者冒着天寒地冻,险些丢了性命,最终辗转哲里木盟和昭乌达盟,从喀喇沁中旗回到了承德。

和珅拿到情报后如获至宝,随即抽调户部山东清吏司和内务府的相关人员进行测算。然而头一次计算的结果让参与此事的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肯定是出错了,于是又重新算。谁知第二次结果出来后竟然比第一次还多了不少,别说在场之人全都惊掉一地下巴,连和珅也觉得匪夷所思。

之后又重新算了第三遍第四遍,结果都是一样......

看着最终得出的几个数字,和珅终于明白了那些纵横在关外大地上的古怪机器意味着什么。

截止乾隆五十七年,北海镇在东北地区的户数为421763户,实有人口2108815人。按每户50亩耕地计算,共有21088150亩耕地,再加上未分配的公有耕地157万亩,总耕地亩数为22658150亩。

到这里一切还都算正常。要知道北海镇在东北已经九年了,自己开垦的再加上满清在东北各地原有的耕地,两千多万亩的数字也能接受。

不过接下来的数字就太尼玛吓人了!

由于北海镇耕地中的七成都种的小麦或黑麦,像大米、甜菜、大豆和其他各类蔬菜只占了种植面积的三成,于是乾隆五十七年北海镇单是小麦的产量就有55.51亿斤,折合未磨粉标准仓石3700万石,而每亩单产居然高达350斤!

好吧,这一数字在另一时空根本算不了什么,甚至可以说是失败,可在十八世纪的本时空绝对是骇人听闻。

清廷虽然早就知道北海镇在吉林的亩产高,但一直认为那不过是个别地块精耕细作的结果;而民政不遗余力的通过大喇叭宣传,也只是一种粉饰手段。

要知道同年关内各地加上盛京辖区、新疆的粮食总产量是16亿石,可那是建立在十亿亩耕地、两亿多农民,并且长江以南地区还是两年三熟的基础上才有的。就算是直隶和山东地区的上好水浇地,每亩高粱单产也不过才180斤。

也就是说,北海镇仅用了满清1.6%的耕地和7%的人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隆四十八年》 最新章节第七百二十三章 九洲宫变夜彷徨(一),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11/311775/730_3.html

上一页乾隆四十八年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