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军史小说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七百三十章 大手一挥五千万

第七百三十章 大手一挥五千万(2/6)

上一页乾隆四十八年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新笔趣阁在线收听!
中如捣,同遇人为什么这样嚎啕......”

好吧,和珅租住的这两座院子里除了豪华的住宿条件,最特别之处就是专门配备了北海镇自产的矿石收音机。里面播放的音频信号来自富尔丹城的北海镇广播电台,再通过竖立在汉拿山顶的中继站对整个济州岛进行全覆盖,信号之强甚至连南九州三郡都能收听到。

提起北海镇的广播电台,就不得不说最早建在富尔丹城战俘营的那个广播站,张波当年闲的无聊还客串了一把主持人。当时建广播站的目的是让一群吃饱了没事干的满清“肉票”能消停下来,免得成天吵架骂街。

之后清廷送来黄金,把所有的战俘都赎回去后,广播站却保留了下来。不久之后,小学校的某位教物理的老师在闲暇时鼓捣出了本时空第一台双回路矿石收音机,效果还不错。因为不需要用电,赵新便决定让赵亮的工坊进行大规模仿制,配发到了各个居民社区,成了人见人爱的稀罕物。

再然后,北海镇广播电台也就应运而生。在之后的岁月里,电台和矿石收音机承担了为数十万乃至百万人提供娱乐、教育和政策宣传的诸多职能,陪伴着无数人渡过了外东北漫长的猫冬季节,影响深远。

电台成立后,某些穿越众便顺势提出要办报纸,结果被赵新直接否决。在他看来,那些人提出“开民智”的理由都是扯淡,相比黑漆漆图片和文字,寓教于乐的广播才更为老百姓接受。

更何况在完成统一战争的道路上,北海镇只能有一个声音,不容置喙。再有就是北海镇的地盘太大,想要实现报纸发行的全覆盖根本不现实,反倒是广播最省事。

要知道赵新为了实现各部队的电报互联,以进行迅速有效的垂直管控,已经在各地建立了二十多座无线中继站。有了这些,广播的全覆盖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就在屋内众人都在聚精会神的听戏时,穿着件月白色绸布大褂的和珅却背着手站在院子里的鱼池旁,一双细长的眼睛微微眯缝着,似乎是在欣赏池子里游动的锦鲤。事实上,他正在努力消化这几天在安平港所见所闻的感受,尤其是屋里的那个被称为“收音机”的东西。

三天前刚住进这所院子时,热情的大旅社服务人员便自豪的向他介绍了收音机,又说了下使用方法,于是和珅和家人很快就领教到了这玩意的神奇之处,并被深深吸引。虽然不明白收音机的道理,但和珅很清楚这玩意绝不是什么鬼神之物,否则也不会堂而皇之的摆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隆四十八年》 最新章节第七百三十章 大手一挥五千万,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11/311775/737_2.html

上一页乾隆四十八年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