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派到了宁阳县。”
被李善长这么一说,朱标顿时也想起来了。
洪武二年的时候,自家老爹确实是往宁阳县调拨了三百多个工匠。
更重要的是,自家老爹当时正处于忽然上头的状态,甚至暗戳戳的准备要重新打一遍天下,所以调拨过去的工匠不仅覆盖了当时大明的全部行业分类,而且全都是从匠营里抽调的最好的工匠,基本都符合识字、会算数的要求。
问题是那些工匠已经调拨去宁阳县。
而到了宁阳县的工匠还能算做是朝廷的工匠吗?
朱标伸手揉了揉额头,长叹一声道:“宁阳县……那就是一个无底洞,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还是想办法另外挑人去登州吧。”
李善长黑着一张脸,正打算点头应下,忽然之间却又抬起头来,望着朱标问道:“殿下,臣记得重新划分各布政使司治下区域的奏本,也是驸马爷提出来的?”
朱标不明所以的点了点头,李善长却向朱标告了一声罪,起身走到了刚刚更新不久的大明疆域图前面。
各个布政使司之间的界线犬牙交错,凡是能够成为屏障的山川河流基本上都被一分为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除了应天府以外,谁也没办法独处于一个天然的安全环境。
这个很正常,因为这个布政使司的界线划分是朱标牵头,自己和刘伯温、胡惟庸再加上六部众臣一块儿搞出来的。
不太正常的是,宁阳县和登州府有大量的工坊,而登州的榷场又可以十分方便的把各个工坊的货物转运售卖。
除此以外,按照朱标之前提出来的,大明还要再搞几个沿海的榷场出来,并且要在登州府那里搞一个海关。
如果这么算起来的话……
李善长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沿海以榷场和海关为主,中原和江南以产粮为主,如果北地和秦晋一带再以工坊为主……”
“有榷场和海关的沿海离不开北地和秦晋工坊的货物,也离不开中原和江南的粮食。”
“北地和秦晋工坊需要榷场和海关帮忙卖货赚钱,同样也离不开中原和江南的粮食。”
“中原和江南倒是离开谁都行,但是没了沿海的榷场和海关,没了北地和秦晋的工坊,百姓还是只能过上苦哈哈的日子。”
“这盘棋……下得有点儿大。”
如果真能把这盘棋下完,大明的各个布政使之间就是谁也离不开谁的状态,谁也别想单独立个山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最新章节第523章 回旋镖扎在自己身上,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49/349252/52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