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nsp;&nsp;&nsp;&nsp;“听你的口音,你不是我们这嘎达的人吧,你是从哪里来的呢?”宗春刚问道。&nsp;&nsp;&nsp;&nsp;这一问不要紧,男孩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也实在不清他们一家人是从那里来的,于是黑眼珠子一转:“我爸爸跟我妈妈领我到你们这里来的。”&nsp;&nsp;&nsp;&nsp;“你爸你妈现在在哪啦?”&nsp;&nsp;&nsp;&nsp;男孩用手指了指:“那俩人就是我爸我妈。”&nsp;&nsp;&nsp;&nsp;这时挑担子的男人走了过来,微笑着:“朋友,你自个儿在这里玩不害怕吗?”&nsp;&nsp;&nsp;&nsp;“我爸我妈在前边的地里种地呢,在这里玩我就不害怕啦。”宗春刚回答道。&nsp;&nsp;&nsp;&nsp;“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nsp;&nsp;&nsp;&nsp;“宗春刚。”&nsp;&nsp;&nsp;&nsp;“今年几岁啦?”&nsp;&nsp;&nsp;&nsp;“五岁。”&nsp;&nsp;&nsp;&nsp;挑担子的男人对旁边的女人:“淑梅,你看,这个孩子比咱家的柏春亮一岁,个头儿长得可不矮,比咱家的柏春亮至少要高出半个头来。”他转过头来又问宗春刚,:“朋友,你们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啊?”&nsp;&nsp;&nsp;&nsp;这下可给宗春刚难住了,他只好:“我不知道。我去问问我爸我妈再回来告诉你。”完一溜烟似地跑了。&nsp;&nsp;&nsp;&nsp;挑担子的男人微笑着用手指着宗春刚的背影对自己的女人:“淑梅,这孩子倒是有一副热心肠,愿意给别人办事,真是个好孩子呀!”&nsp;&nsp;&nsp;&nsp;宗春刚很快地跑到妈妈张迎春面前,问道:“妈妈,咱们这嘎达叫什么名字啊?”&nsp;&nsp;&nsp;&nsp;张迎春忙着种地,没有闲心理儿子,也就没搭茬。&nsp;&nsp;&nsp;&nsp;宗春刚以为妈妈没听见,又重复一遍:“妈妈,咱们这嘎达叫什么名字啊?”&nsp;&nsp;&nsp;&nsp;张迎春有些心烦了,:“你不在草甸子里玩,跑这儿来磨牙,问这个干什么呢?”&nsp;&nsp;&nsp;&nsp;“妈,不是我问,是那边来了一个挑担子的叔叔问。”宗春刚赶忙解释道。&nsp;&nsp;&nsp;&nsp;“人在哪啦?”张迎春一听便知道是个逃荒的人。&nsp;&nsp;&nsp;&nsp;“就在草甸子那里。”&nsp;&nsp;&nsp;&nsp;“走,你领我去看看。”&nsp;&nsp;&nsp;&nsp;宗福田在旁听了不高兴地:“你这个人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一个过路人,你还管那些闲事干什么!”&nsp;&nsp;&nsp;&nsp;“福田,你别生气,我去看看就回来。这个人不定是逃荒来咱们这嘎达的,兴许遇到了什么难事,需要咱们帮忙呢,这事咱们看着了也不能不管呢,你是不?”张迎春笑着。&nsp;&nsp;&nsp;&nsp;“你这个人啊,就是心眼好,拿个活菩萨都不换。”宗福田微笑着。&nsp;&nsp;&nsp;&nsp;“趁这个机会,咱们也该休息一会儿了。”张迎春:“我去了,你也歇一会儿吧!”&nsp;&nsp;&nsp;&nsp;“那你去吧,不过,在走路的时候加点心,别摔倒了,把我们没出生的老二给弄坏了,我现在还不觉得累,等我累了我就去歇一会儿。”宗福田。&nsp;&nsp;&nsp;&nsp;张迎春挺着不算大的肚子,领着儿子来到了草甸子里,跟挑担子的人交谈了一阵子之后,便知道了一些这家人的情况。男主人名字叫柏龙,现年二十八岁;妻子姚淑梅,比丈夫两岁;儿子柏春亮,活泼可爱。一家人原籍山东,由于家乡连年遭水灾,确实生活不下去了,只好四处逃荒谋生,听家乡出去逃荒的人大都闯关东去了,也只好盲目地向东北而行。在逃荒的路上,风餐露宿,吃了不少苦头。由于柏春亮身下的弟弟,加之饥一顿饱一顿,姚淑梅又没有奶水给孩子吃,最终扔在了半路上。父母带着极其悲痛的心情送走了心爱的儿子,乞讨到凤凰城城里以后,听人三家子那个地方的人好,并且人们之间能相互团结、相互帮助,连董保福做了不轨之事都敢到县衙告状……还听外地落难的人有不少去了三家子,大家都去帮忙,甚至让其安家落户——这自然吸引了柏龙这一家人了,因此从凤凰城里边打听边向东南方向行走。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