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已经是老调重弹了,金国需要宋国的时候便说唇亡齿寒,不需要的时候便是兵戎相见,这些宋人早已经看透。河南之地如今已经是蒙军驰骋的疆场,蒙军各部正在攻打河南各地州城,这种名义上的割让没有何实际作用。>
史嵩之不呈口舌之利,将完颜阿古岱打发走,蒙军还能谈谈条件,金国如今支撑不了多久,还真没有谈判的筹码。>
史嵩之从申州赶回邓州,各路召见的帅臣边将也已经到了,皇帝立即聚集一众文武商议。>
联蒙灭金还是联金抗蒙?这个问题成了今日首先要商议的策略,虽然宰相、枢密、参知政事都不在,但北伐一战使得皇帝声威大震,前方决策早已经控制在手中。>
若在一个月前,无论以崔与之为首的主战派,还是以乔行简为首的主和派,文武朝臣们大多选择的是联金抗蒙,所谓唇亡齿寒也好,前车之鉴也罢,都是把金国当作缓冲区,来将大宋与蒙古人隔开,只要金国能多坚持几年,宋国就能争取时间,屯田、积粮、练兵。>
可如今,就连对北事一知半解的朝臣都明白,金国主力被歼灭之后,已经无力抵挡蒙军南下,金国人是扶不起来了,那么不如与蒙古瓜分金国,理由也非常充分:>
一是瓜分金国可以增加大宋的地盘、人口,可以扩充大宋的实力; 二是宋金世仇,靖康之耻,宋徽宗、宋钦宗都死在北国,这种血海深仇岂能不报; 三是若不出兵占领要地,整个金国被蒙古吞并之后,蒙古势力更大,界时必然南下侵宋。>
即然蒙古有请必有所求,所求无非是大宋的粮秣辎重补给。史嵩之建议先将拖雷的遗体还给蒙古人以表诚意。>
皇帝点点头,算是勉强同意,“联蒙灭金,诸卿意下如何?”>
张士显是皇帝的嫡系,先开口:“陛下,臣以为金国气数已尽,毫无联合的必要。倒不如趁其羸弱出兵河南,收复三京之地。忠义军兵马粮秣,早已准备停当,陛下若有差遣,臣万死不辞!”>
皇帝点点头:“此次北上,忠义新军立下大功,曹百川封一个防御使也不算亏待了他。可此战新军损耗不少,特别是开山营,朕已让其回登州休整,将新军各营扩充至两倍以上。”>
北上首功自然是新军的统制曹百川,一个防御使也使他一跃成为大宋的高级武将,其他如叶七、楚万龄、孟珙、何千重、赵召夫、吕文德等一众武将都有封赏。而原先嫡系武将排名第一的马慎行,这次失期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宋北征》 最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五章 邓州论战,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52/352062/236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