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再次正式提出乞骸骨,告老还乡,这回官家终于应允了,加崔与之观文殿大学士的馆阁职与南海郡公致仕。这位起复于危难之中的宰相,也在这个时候完成了历史使命。回到广东,他依然会以元老重臣的身份审视各地吏治的成败,毕竟这是他这些年为相在青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崔与之当年在四川任过制置使,颇有功勋,若是年轻几岁,官家也许会以使相的名义让他掌管四川,但崔与之身体这些年每况愈下,官家也只能作罢。>
左相致仕后,政事堂必然要有人事变动,文德殿的宣麻大拜除刚刚结束,官家也让在朝会上一同公布。这虽与朝会的用途、礼仪有所冲突,但官家坚持,臣子们也不会不知趣。>
原右相乔行简正式转为左相,登上了大宋权力的巅峰,但原先所兼的枢密使一职也不再兼任。而原参知政事郑清之升任右相兼枢密使。参知政事葛洪、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宣缯留任。>
主和的乔行简不再兼任枢密使,而提拔主战的郑清之为右相兼枢密使,朝臣自然都明白这是全力北伐了。>
除了政事堂的拜除,几个官家的心腹都得到了提升,之前官家看重的李宗勉因功从兵部员外郎升到兵部侍郎。近年来,大宋的兵部尚书一职虚设,兵部侍郎便是兵部实际上的一把手。>
北伐的最关键决策机构并不是兵部,而是枢密院,作为清流领袖魏了翁也被官家选入枢密院,任签书枢密院事,接下来也会有大用。>
除了签书枢密院,还有枢密院都承旨一职出现空缺。一年多前,官家亲自选出十名自己心目中的能臣,让他们巡行天下各郡一年,如今都已经期满,大多数臣子都表现出优秀的能力,其中派去四川的吴潜是其中佼佼者,他被调回朝廷,任枢密院都承旨。这虽然只是个正五品官员,但将会时常被官家召见,圣眷甚隆。>
文臣之后是武将,官家下旨,将河南以东的一大片地域——徐州、宿州、归德府设立京河制置司,封忠义右军统制国安用为京河制置使、知应天府,忠义左军统制张惠为京河制置副使,南京留守。>
朝会一切如仪,仪式枯燥冗长,结束之后才是官家最看重的垂拱殿议事,前些日子蒙古使节王檝再次造访邓州,提出与大宋一同夹击金国蔡州,生擒完颜守绪的议案。议案中蒙军攻城,而宋军提供粮草。>
都知道蒙军在河南补给出了问题,但若宋军提供粮草,让蒙军攻城,那么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宋北征》 最新章节第二百五十二章 再次亲征,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52/352062/25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