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春来,天气变暖,到了耕种时候,柳湘莲关注的重心转入屯田,需要的投资更大了。>
目前进行的屯田分两种,一种是官屯,即利用盐场部分官地用于耕种,落户百姓成为灶户,所需资金由盐场提供。一种是商屯。商号低价从地方上购买大量荒地,建为农庄,雇佣百姓耕种,资金自筹。>
荒地之所以荒,自然是存在不利耕种的问题。其中的盐碱地需要用各种方式改良土壤,比如引水冲刷,变作水田,种植水稻。临河地常因夏季暴雨造成的河流泛滥而被淹没,需要建设水库、河堤等工程。>
此外,口粮、耕牛、种子、农具等投入必不可少,而短期内难获收益。仅靠玻璃厂的盈利远远不足维持商号正在进行的各项建设,柳湘莲需要大笔现银。如何尽快搞钱成为他日思夜想的问题。>
最后发现,除了斗地主分田地之外,最快的来钱方式还是融资!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只有足够的利益诱惑,才能让那些习惯将金银窖藏的权贵、士绅主动掏钱出来。>
于是,名声渐显的玻璃厂进入了“上市”日程。此前三和商号已形成良好示范,随着广和楼不断扩展,前景被人看好,股价不断飙升,早期入股者获利不匪,不少人已将之视为发家的不二法门,甚至已经出现模仿者,公然募资。>
正当柳湘莲为此筹谋之际,京中又出了幺蛾子。>
其一,当税征收困难。按照原来的规矩,每家当铺每年年初花五两银子从衙门户房领取当帖,便是缴纳当税了。其他苛捐杂税虽不少,却和朝廷没什么关系,都进了地方腰包。>
如今改为三挡征税,京城当铺该交五十两,对当铺这种动辄投资几万两的生意而言,真不算什么负担。京中足有四五百家当铺,少说也能收两万两。>
实际征收结果差强人意,肯老实交钱的当铺不足三分之一。此辈多为势力有限的商贾,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其余则借口经营不善,拒不缴费,或是走动关系暗中以原价领帖,或是干脆无证营业。>
这些当铺随便搬出来的靠山便能唬人一跳,顺天府衙门惹不起,束手无策,户部催办也无效果。京师尚且如此,地方更不用说,等地方将当税解交户部时,成绩肯定惨不忍睹。>
朝廷固然可以惩治主管官员,可换人之后恐怕仍旧不会有太大改观。毕竟,对官员而言,履职不利顶多考评不佳,免职而已,得罪本地权贵却是会死人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鼎革》 最新章节第122章 生机勃发,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52/352117/12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