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以为柳湘莲至少会表态谢罪,不想竟觉得自己很有道理,振振有词地辩解。>
永隆帝冷哼一声,皱眉道:“商贾工匠,皆是小道!谁不能做?还需你堂堂钦差大臣亲自动手?知不知道你是朝廷四品命官?甘做贱役,混迹工商,朝廷体面何在?你人不在京中,京中却不曾一日少了你的消息!多少风言风语,朝臣弹劾,你倒是清净了,能把朕烦死!”>
莫名其妙挨了训,柳湘莲心里寻思,皇帝老儿到底在和谁生气?总不至于大老远叫自己过来就是充当受气包吧?现今的局面,凡是用心为朝廷办事者定会遭人嫌,你做皇帝的不会连这个浅显道理都不明白吧?>
心里如此想,嘴上却道:“陛下教训的是!臣谨记于心!幸得圣君在上,明察秋毫,区区非议,不过蚊蝇聒噪,何惧之有?臣受陛下重用,只知为朝廷效力,为陛下尽忠,旁人毁誉,于臣何足道哉!”>
永隆帝发过火,胸中闷气稍解,又听了这段直白浅薄的马屁和表忠心的话,很想翻白眼,终是无声的摇了摇头,说道:“好了,小小年纪,学什么阿谀奉承!朕看重你,你也要注意影响,不得因宠生骄,恣意妄为!”>
顿了顿,又忽的沉声问:“林如海遇刺,你听说了没有?”>
“林大人遇刺了?”柳湘莲闻言错愕,睁大眼睛反问。此事他的确不知,柳落定期给他传递江南消息,不少内容涉及两淮盐政,但不够及时,比不得朝廷奏疏的传递速度。>
他解释道:“昨日接到陛下谕旨时,臣尚在永平府,立刻马不停蹄进京陛见,尚未听说此事。不知林大人现在可安好?”>
柳湘莲神色担忧,绝非作假。>
“林爱卿尚在昏迷中。”永隆帝叹口气,满面惋惜之色。若非对林如海极为信重,也不会将他放到两淮盐政的重要位置。随后继续先前的问题,问道:“你说‘初见成效’,效果到底怎样?盐课能增加多少?”>
柳湘莲巴不得任职时间久些,不急于表功,并没有及时奏报最新进展,这时答道:“回陛下,改建后的盐场已经出盐。经初步核算,晒盐成本不超过煎盐的五分之一。收购价格因此有所降低,且足以保障灶户利益,数月不曾出现灶户逃亡事件,众灶户很欢迎臣的革新举措。>
另外,盐场采用合作经营方式,灶丁集体劳作,便于监管,又组建缉私营,对私盐加强打击,极大程度上断绝了私盐货源。>
此外,革除官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鼎革》 最新章节第123章 君臣问对,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52/352117/12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