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行政官员混为一谈。>
三、税务官吏不必以进士、举人为限,当唯才是举。科举所得官员,多不懂具体实务,全凭胥吏操办,而胥吏升迁无望,职位又世代相传,盘根错节,官员难免被糊弄。>
如此行之数年,有了足够的财税人才作为支撑,便可谈及赋税改革。”>
见永隆帝陷入思索,柳湘莲继续道:“臣举个简单例子:同样是三十取一的商税,若是对廉价的麻布增税,朝臣大概没有多少人反对,因为他们都不穿的。但广大百姓则会因此增加不小负担,而朝廷所得税金也十分有限。>
若是对昂贵的绸缎增税,朝臣大概会有很多人要反对,因为自家要穿,而且不少人家里便做着绸缎生意。但实际上百姓增加的负担不会太重,因为穷人根本穿不起,穿得起绸缎的都是富人,完全承担得起那点税金,朝堂收入也会增加明显。”>
“你的意思是,不同货物需要设置不同税率?”永隆帝大受启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
柳湘莲道:“差异化的税率很有必要,现在也是如此,只是比较粗疏而已。臣的意思是,合理的赋税政策,无论是制定还是执行,都需要更多税收人才。若无人才支撑,赋税改革便是镜花水月,根本不可能完成!”>
“顾爱卿觉得柳卿所言如何?”永隆帝转头询问顾克贞。>
税收是户部之职,无论是培养税收人才,还是税务官吏专门设置考核标准,都有助于增加户部实力,顾克贞自然不反对。他笑着赞同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柳郎中此议甚好,对朝廷来说,有益无害。”>
“既然如此,户部便着手设立财税专科学校,所需费用由筹饷司负责。至于税务官吏如何考核,如何升迁,也拿出具体方案来。”>
永隆帝直接吩咐道,设个学校又花不了多少钱,想必筹饷司承担的起。>
“臣领旨。”顾克贞应了下来。>
说完财税之事,永隆帝想起近日都中传言,心情为之阴郁。>
“柳卿,现今都中传言纷纷,不少朝臣亦上书,请求派你前往辽东练兵?你意如何?”>
柳湘莲心里清楚,自己去辽东练兵,绝非永隆帝想看到的,他只想让自己给他搂钱而已。>
税卒营能够得以存在,只是为了让自己有自保之力,从而敢于放手做事。>
至于军队,想都别想,至少目前是这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鼎革》 最新章节第160章 归京陛见,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52/352117/159_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