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了几次司马炎的征辟,此人当时显然是忠心朝廷的。>
柳隐,蜀郡成都人,景耀六年,魏镇西将军锺会伐蜀,入汉川,围戍多下,惟隐坚壁不动。会别将攻之,不能克。后主既降,以手令敕隐,乃诣会。>
(成都县为蜀郡治....大姓有柳、杜、张、赵、郭、杨氏)>
柳隐坚守汉中黄金,等到后主手令才投降。>
常勖,蜀郡江原人。郫县令,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破诸葛瞻于绵竹,威振西土。诸县长吏或望风降下,或委官奔走,勖独率吏民固城拒守。后主檄令,乃诣艾,故郫谷帛全完。>
(江原县.....常氏为大姓!)>
邓艾破了诸葛瞻,其他人都投降了或者跑了,他却独自固守,也是等到了后主手令才投降。>
何随,蜀郡郫县人,汉司空何武后。除安汉令。蜀亡,去官。大同后,台召,不诣;除河间王郎中令,不就。>
季汉灭了就去官了,晋朝征辟了几次都不去,后来司马炎太康年间(全国统一)才应征。>
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汉司空汜乡侯何武弟颍川太守何显后也。察举秀孝,皆不行;除琅琊王中尉,不就。>
何攀也是,直到季汉灭亡几年后,刺史皇甫晏才征辟为主簿!>
(郫县...冠冕大姓:何、罗、郭氏)>
(s:对各大族情况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华阳国志》)>
3.三国时期的世族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既有忠心为国的,也有和敌国暗通款曲的,在宗族看来,活下去、攫取权力是主要目的,分篮子下注被他们做到了极致!>
典型的例如诸葛氏,魏蜀吴都有,还做到了高官,而魏国的诸葛诞反抗司马氏反叛后,诸葛家还能有诸葛绪这样的在魏国做到高官。>
再比如曹爽谋反,曹真一脉还有族子继嗣。>
所以他们的惯用伎俩就是,族中一支如果能做到高官,那就忠心朝廷,继续为家族攫取权力!>
其他支脉有想法的也可以去做,不过出了事情,宗族撇的干干净净!>
4.邓艾打进蜀地,季汉军队战斗力不算特别崩,这个时候也还有机会!>
看看邓艾怎么度过阴平小道的>
“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下北地王刘谌》 最新章节卷尾以及关于景耀六年季汉的具体情况,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52/352180/3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