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阿文,这是我们屯春季头茬的木耳,你瞧瞧!”
梁文峰从拿出一块干木耳看了几眼,又闻了闻味道,神色惊讶:“这品质都快比得上野生的了啊!”
他是行家,一眼就能看得出这木耳的品质。
“呵呵,确实,我已经吃过了,有野生木耳的味,肉质厚,还像秋耳那样爽脆,因为它五月下旬就开始采收了,那会天气还不是很暖和!”
梁文峰这才想起自己忽略的问题:“你们屯的木耳咋收得那么快?”
这会别家的木耳都还没开始采收呢,许承安带来的都晒干了!
许承安解释:“我研究的菌种技术出了点成果,木耳比较耐冷,出耳提早了一个月!”
梁文峰:“……”
这个打猎采山货发家的朋友突然变成了科研专家,多少让他有点不适应。
他的头脑很快活络起来。
这种品质的黑木耳在市场上绝对是不愁卖的,一投放基本上就能被抢空。
六七千斤干耳,就算我这个经销商每斤有五毛钱的利润,都有三千多了!
这只是春耳头茬,还有第二茬呢。
春耳收完了,又有秋耳!
现在只是黑土屯栽种,要是阳平镇那些有林木资源的屯子都种上那还了得!
梁文峰很快意识到这个商机对自己多么重要。
等以后阳平镇的黑木耳产业搞起来,恐怕比自己收奇珍山货挣钱多了,毕竟量不是一个级别的!
双方一拍即合,许承安的加工厂给梁文峰挂个经销点,而他则负责投放到沧城的各个市场。
……
三日之后,晴。
黑土屯,一户户村民在村委会前大平地排起了长龙。
今天是许承安统一收干木耳的日子。
六月东北的天气回升得愈加显著,但下雨却不多,空气干燥,木耳晾晒了这么多天已经好了。
各家各户早已迫不及待了,听说许承安今天收耳,大早上就急急忙忙抢着把晾晒好的头茬春耳送了过来。
这可是种木耳的第一桶金,大家都心焦得很。
老支书和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也都在。
他们今天负责帮忙检查干木耳并计数。
根据开发集体林地的协议,各户木耳收入的5%属于村集体,支配者自然是村委会,所以老支书和工作人员们也是十分积极。
准备收耳前,老支书故意大声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五章 收第一批干木耳,村民排起了长龙,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52/352865/17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