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高村镇虽然有众多财货,却也有百余人蒙山军镇守。百余人不但有两挺电赛,还有两门小钢炮。所以,博山拳坛的大师兄李成梁经过两天挣扎,决定只动三个村庄的物资,没敢把主意打到高村镇上。
三个村庄,距离高村镇至少有八华里,只要动手前行动隐密,动手后不拖泥带水,争取一刻内抢完东西就撤退,想来即便高村镇的驻军追过来也拿拳坛没法。
拳坛侦察的情况属实,高村镇驻军一个连,相当于是沂蒙特区的边防部队,而从装备来看,这支部队属于整编前的装备,如果是整编之后,他们的重型装备将会变成60迫4,0迫6,重机3,轻机9(原文为6,有误)的装备实力,不要说一个博山的拳坛,哪怕就是整个淄博的拳民加起来,也不是这些装备的对手。
拳坛最后的策略也非常恰当,因为对于村庄一级,徐烈向来主张由村民“自治”,由蒙山军指导。因此,徐烈并未在村庄里驻军,各村的民兵训练,多是以一排或一连的编制出现,但都是拨给10条汉阳造或国外产,半自动自是不会给的,因为那东西实在太先进了。对于各村的民兵训练,蒙山军则从各县驻军中,派一个人去当教练。
而各村的物资,则由这名教练负责。
各村放那么多物资干嘛呢?这个,又是徐烈从原时空学来的一招了,物资堆放于村庄,说白了是用以展示蒙山军的强大和富裕,同时民兵每脱产一天,都有一定的粮食补助,同时民兵训练的一天里,其一日三餐亦在民兵队解决。所以,这物资是少不了的。
至于徐烈拿出这些物资对民兵进行补助,说到底是他的国防理念在作怪。在徐烈看来,每个公民都有参与国防事务的义务与责任,但这种事务或责任却不应该是无偿的,他应该有有限度的有偿,惟有这样,民众对于参军、国防这类义务才不会反感。
原时空那支伟大的军队,革命年代基本没有军饷,一来那是政治思想工作的成果,二来是利用了当时民众生活条件艰苦的环境条件,半大小子在家也吃不饱,还不如送去当兵呢,即便战死了也不过相当于留在家里饿死一样,万一没战死还升了官,谁知道呢?
但原时空那支伟大军队的做法,徐烈却做不到。最重要的是徐烈没有一支思政工作队伍。当然,对于当兵在战场上战死而没有任何抚恤,有着后世理念的徐烈,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既然如此,徐烈也就觉得确立一套国防军事训练体制很有必要。
而那些物资,在徐烈眼中并不是了不得的东西,因此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狙清》 最新章节0152章 抢劫,网址:https://www.xbqg999.com/152/15227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