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秦二强说完,杜飞抬手看了看手表,已经十一点多了。>
杜飞环视了众人一圈,沉声道:“同志们,现在时候不早了,大伙儿不要在这儿熬着,现在立即休息,明天天一亮,再继续找人。”>
刚才汪大成特地抬高了杜飞的身份。>
令他说话更具分量,而且众人也都累了。>
无论是县里的两名公an,还是公社来的民兵连长,白天都忙活了一天。>
谁也不是铁打的。>
秦二强则早就安排好了。>
村里自然没有什么招待所,外边来人无论是谁,都得住老乡家里。>
杜飞和汪大成是秦淮柔叫来的,按理都应该住在秦淮柔家。>
虽然秦淮柔是个寡妇,但怹家她爸还在,倒也不用忌讳。>
而且秦淮柔家的条件也算是村里比较好的,当初秦淮柔给家里翻新了三间大瓦房,到现在也没过几年。>
从村委会出来,汪大成把车开进院里。>
这玩意可精贵了,秦二强生怕放外边哪个熊孩子手欠给弄坏了。>
随后跟杜飞一起来到秦淮柔家。>
外边是土墙围起来的大院子。>
院里正房是青砖起的三间大瓦房,左右两厢则是原先留下的土房。>
秦淮柔的爸妈在家看着小当和槐花,发现他们回来,立即迎了出来。>
秦妈见过杜飞,秦爸则脸上带着病容。>
看来上次生病,虽然上医院住院了,病根儿却还在。>
再加上大外孙失踪了,又熬靠了两天,难怪这样。>
到家里简单寒暄,秦淮柔和秦妈连忙收拾屋子。>
把北房的东屋拾掇出来,给杜飞和汪大成拿了被褥,再把火炕烧上。>
秦妈还张罗要烧点热水,让杜飞和汪大成烫烫脚解解乏。>
却被杜飞婉拒了,说时间不早了,赶紧睡觉休息,明天好去找人。>
秦家屯只有村委会有电,主要是为了用广播的大喇叭。>
别的村民理论上也可以拉线用电,但立线杆和每个月的电费都得自己承担。>
这年头,家里也没电视,拉电线也就用个电灯。>
死老贵的,比油灯夜亮不了多少,也就没什么人乐意拉线。>
在西屋,秦淮柔一家子躺在大通炕上。>
秦爸在炕头,然后是秦妈,中间夹着小当、槐花,最后是秦淮柔。>
虽然说儿大避母,女大避父。>
但在北方,尤其特别冷的地方,冬天全家人睡在一个大通铺上也很寻常。>
毕竟冬天的柴火不宽裕,普通老百姓多点一个炉子,就会浪费一倍柴火。>
吹灭油灯。>
小当和槐花早就睡着了。>
秦淮柔刚钻进被窝,就听秦妈叹了口气:“丫头,这个小杜倒是个有情义的,一听你有事儿,连夜就来了。”>
秦淮柔“嗯”了一声,却有些心不在焉。>
她现在真想靠进杜飞怀里,心里就不会觉着空落落的。>
经过两天寻找,虽然仍没放弃希望,但秦淮柔的心底却知道,棒杆儿生还的希望越来越小了。>
把杜飞叫来,已经是她最后的救命稻草。>
而在杜飞这边,在了解情况之后,汪大成同样不看好能找到那三个孩子。>
不过这些丧气话他绝不会说出口。>
黑黢黢的屋里,汪大成不由得问道:“兄弟,明天你想怎么找?”>
杜飞言简意赅,只说了两个字:“进山!”>
汪大成道:“你觉着他们进山了?”>
杜飞道:“要不然呢?这两天搜寻的力度可不小,一百多人拉网,如果真出事了,不可能一点痕迹没有。最有可能的就是三个孩子因为某种原因,早已经远离了搜查范围,最有可能的,就是进山了。”>
汪大成认同的“嗯”了一声。>
实际上,杜飞与他心里想的正好不谋而合。>
接下来两人都没再说话,但也没睡着。>
过了一阵,杜飞从炕上爬起来,披上衣服,下地穿鞋。>
汪大成虽然没睡着,但也没多问。>
杜飞经过外屋,推开门来到院里。>
顿时一股寒风扑面。>
在郊外的农村,似乎比京城更寒冷。>
杜飞没上茅房,而是随手从兜里掏出一根烟点上。>
同时心念一动,将小黑、2号、3号,全都放了出来。>
为了用着更得心应手,杜飞在来的路上再次给它们输入一些随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