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曹操出征后的第二个月,河内郡的捷报传回许都。>
言曹操在孟津大破沮授,斩俘三千,现已率军攻入河内,包围野王。>
通往河东郡的枳关陉已被曹仁占据,此前深入河东郡的五千袁军被曹仁和河东太守杜畿包围歼灭。>
同时,曹操还遣朱灵等将夺了天井关,控制太行陉,下一步应该是要分兵进入上党,支援还在上党苦苦坚守的马超。>
而司隶校尉钟繇也督领夏侯惇、田豫等将进入太原境内,现在估计已经与鲜卑首领轲比能、乌桓首领蹋顿交上手了。>
原本看上去岌岌可危的并州,似乎情况并没有危急到随时都有可能沦陷的地步。>
百官们因此感到镇定,董昭还带领群臣向天子进言,希望天子赏赐曹丞相和立功的将军们。>
天子即便不想,但军功在前,天子也不能不赐赏,只能随了董昭的愿。>
天子下达赏赐曹操和前线将士的旨意后,董昭当即在朝堂上率领百官下拜,称赞天子圣明。>
天子看了只觉得恶心,赶紧让他们起来:>
“好了好了,爱卿快起来吧!守土护国,是臣子的本分。赏罚分明,是天子的义务。你们就不要恭维朕了!”>
“陛下圣明——!”>
“今日无事,就退朝吧!”>
“诺————”>
散朝后,参与朝廷修书的少府丞魏讽,在朝会的大殿外来回奔走,邀请官员们到他府上做客,庆祝朝廷取得大胜。>
魏讽的名气非常大,又是朝廷修订经典一事的主要出力者之一,官员们都愿意接受魏讽的邀请。>
如御史大夫郗虑、尚书仆射杨修、秘书监卢毓、丞相府东曹掾毛阶都收到了邀约。>
最后,魏讽还走到尚书令董昭面前,对董昭说道:>
“董令君,魏讽今夜在府上设宴,庆贺曹丞相大胜,特来邀你出席!”>
董昭眯着一只眼,毫不收敛心中的猜忌,然而魏讽却面带微笑,依旧保持着那副让人如沐春风的姿态。>
“好啊,既然是少府丞相邀,本令一定赴宴!”>
“啊——那在下静候君至,还望董令君不要缺席啊!”>
“一定,一定!”>
魏讽得到董昭的承诺,飘飘然离去。>
董昭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泛起疑虑,他今晚倒真要去看看魏讽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到了晚上,魏讽的府前可谓是车水马龙,名士聚集。>
董昭的车架来到魏讽府前,他从车架上下来后,不少官员见到董昭,都上来打招呼。>
“嗯。”董昭只是点了点头,尚书令的架子端的很高。>
然而这时,曹操的儿子曹植也走了过来,向董昭一礼:“董令君!”>
“哦,是子建啊!没想到子建今晚也会来。”董昭态度和蔼地回礼,与对待官员们的态度完全不同!>
“好叫令君知道,少府丞才华出众,能言善辩,植常与他饮酒清谈,实在痛快!他今夜摆下宴席,我肯定是要来的嘛!”>
曹植对着董昭侃侃而谈,董昭是曹操最信用的朝臣,曹植完全不介意把自己的情况全部如实告知。>
董昭听后,脸上保持着微笑,但心底里却在摇头。>
曹植的才华确实出众,但似乎在政治素养这一块,被他身上的文气压了一头。>
董昭一边和曹植交谈,一边用余光观察周围,果然没有看到五官中郎将曹丕的身影。>
董昭放心下来,跟着曹植一起进入魏府。>
然而当晚的宴席上,并没有发生什么让董昭感到异常的事情。>
作为主人的魏讽除开两次如厕小解,整场宴会都没有离席,还与曹植、杨修、刘桢等才子一起吟诗作赋,赋诗数十篇!>
到了半夜,魏讽、曹植等人全都喝得酩酊大醉。>
只有董昭心情郁闷,感觉浪费了一晚上时间,于是宴会散去后,董昭急匆匆地就走了。>
等董昭走后,魏讽和曹植两人还一同趴在案几上酣睡。>
这时,忽然有几个留到最后的客人走过来,将魏讽和曹植摇醒。>
“魏子京!曹子建!”>
二人醉眼迷离地醒来,曹植神志不清地叫出几人名字:“哦?耿少府、金德祎?”>
这时,躺在席上的魏讽喊道:“来人,送子建到厢房歇息!”>
“是——”>
侍从们上来,将醉得不省人事的曹植抬走。>
满脸通红的魏讽叫下人打来一盆凉水,然后将头埋在其中,脑子瞬间清醒不少!>
少府耿纪问道:“子京,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