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安城战报!”>
“呈上来!”>
“诺!”>
军士将战报呈递给楚王刘基,刘基仔细看完,面上露出凝重的表情。>
驸马都尉陆逊问道:“大王,可是曹孟德来了?”>
“嗯——”刘基点点头,“正月初四,安城将破之际,曹孟德竟然从邺城赶回来了。”>
众人眉头一挑,全琮赶紧问刘基:“大王,大都督那边可有差池?”>
刘基摇摇头:“所幸鲁子敬指挥得当,及时下令撤退,没有让曹贼抓到机会。”>
“呼——!”>
众人有些后怕地舒了口气。>
大军攻城,最怕被援军横插一脚,稍有不慎就可能是一起惨案……>
这时太常刘晔称赞道:“鲁子敬进退有据,大王真乃慧眼识珠!”>
刘基呵呵一笑,论拍马屁,刘晔绝对排名楚国第一!>
但刘基可不会只让刘晔发挥他揣摩君心的本事。>
“子扬,曹贼既来,我军当如何应对啊?”刘基向刘晔发问。>
刘晔微笑道:“依臣之见,大王不必过于忧虑。当务之急,应该让全军做好准备,安城之围即解,曹贼必定还会派人来解汝阴之围。”>
众人齐齐点头,刘晔说得很有道理。>
但刘基脸上的凝重却未就此散去,因为若非他始终没能攻下汝阴,即便曹操回援,淮北的局势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有陷入僵持的情况。>
刘基率领楚军主力围攻汝阴数月,却迟迟未能攻下。>
甚至就连右龙骧校尉太史亨,亦在攻城的战斗中受伤,而今还在军中修养。>
太史亨是被敌将张合所伤,所幸没有性命之忧。>
想到这,刘基不禁感慨道:“天下勇士何其多也,吾独不得曹休、张合二将!”>
刘基刚说完,甘宁就起身出列道:“大王,下次攻城,甘宁愿做先登!”>
“呵呵,看来也只有让兴霸出战了。不过我军还是先击退曹贼的援兵吧。”>
刘基转向法正:“孝直,你有什么想法。”>
自从得到法正的效忠后,刘基在军略上越发依赖法正。>
虽说刘基自信自己的军略并不差,但相较于法正……刘基觉得还是多听听孝直的。>
不过法正的闪耀,也是因为刘晔主动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毕竟刘晔的姓氏嘛,呵呵。>
法正起身来到沙盘前,刘基也起身走过去,其余众文武亦不敢继续端坐。>
众人围拢到沙盘周围,看法正排兵布阵。>
“大王,我观曹贼用兵,最爱以飞骑抄掠粮道。我大军粮草,全靠颍水供给,为防万一,应该先派人在颍水沿途护卫。”>
“嗯,张温、谢承,着你二人领五千兵马前去护卫河道!”>
“诺!”>
留赞和谢承二人走后,法正继续说道:>
“然后是汝阴城,我军围攻数月,虽然还没能攻陷城池,但汝阴城已是残破不堪,再过几个月,我军也能攻陷汝阴。所以曹操必定派人来救,我军要防止守军里应外合……嗯……”>
法正说到此处略作停顿,刘基以为他说完了,便开口下令:>
“甘宁、全琮、朱据、骆统!着你四人各领五千精锐,四面围困汝阴……”>
“大王且慢!”>
刘基正要下令,却被法正打断!>
众人看向法正。>
“大王,而今曹操已经解除安城之围,秦军只剩汝阴一城有险情……”>
“你是说曹贼可能会率领全军与我在汝阴决战?!”>
刘基语气凝重地说出猜测。>
法正摇头:“不然,但大王应该做好和秦军决战的准备。大军北伐,若是迁延日久却不能有所斩获,将士定然疲敝,对我军不利。大王应该趁着我军士气正锐,主动与秦军决战!”>
“呃——”>
刘基有些错愕,他没有想到与曹操的决战竟然来得如此之快。>
在刘基的预期中,与曹操的决战很可能是在自己攻克汝阴、安城之后。>
但是事实总是出人意料,谁能想到曹操这么快就从河北赶回来了……>
此时刘基尚不确定曹操有没有攻下邺城,但既然曹操已经回师,袁氏多半是没了。>
哎,要是自己能在曹操赶回来之前攻破汝阴该有多好!>
如果是那样的话,与秦军的决战,楚军至少有七成胜算!>
可惜现实没有如果,张合和曹休的坚守挫败了刘基迅速夺取汝阴的计划。>
真要回顾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