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前后,中国的文学和文化界都有个习惯,会像村头妇女听见了某人说的闲话一样,凝神静气,瞪大了眼睛密切的注视着即将颁布的诺贝尔奖的归属。
在此事之前,评论界会有些人跳出来发表一番宏篇大论,阐述中国当代文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某某作家早该获得殊荣,近十年来这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字就是「林朝阳」。
而等诺奖尘埃落定,获奖的可能是大家听都没听说过的某位北欧、西非、南美作家/诗人,大家又少不了扼腕叹息。
还有人忍不住会说些酸话,批判瑞典文学院的高傲、批判他们忽略中国文学。
之后他们很快就会忘了这件事,追捧起新一届诺奖得主。
今年也不例外,不少媒体在事前言之凿凿的表示林朝阳再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等结果公布,
获奖的是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
媒体们立刻开始大张旗鼓的为老百姓们科普起若泽·萨拉马戈是何许人也,可事实上,这些媒体的撰稿人们几乎100%都没有读过对方的作品。
除了评论界,出版界也会跟着凑热闹,出版社们会立刻组织人力、物力立刻将新普诺奖得主的作品「引入」国内,借着这股东风大赚一笔,这种操作屡试不爽。
今年诺奖结果出炉后,李拓等人聚集到小六部口西院,除了调侃一番林朝阳又陪跑一年,几人还专门拿出了若泽·萨拉马戈的作品来品鉴品鉴。
「这回可真是让花山文艺出版社给掏上了!」
祝伟翻着花山文艺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修道院纪事》感慨了一句。
其实诺贝尔文学奖历来的获奖者,在获奖之前,少有那种具有真正具有国际性声望的作家,大多都是获奖以后才在国际上声名鹊起,若泽·萨拉马戈也不例外。
所以他的作品自然是不可能被引进到国内的,花山文艺出版社这一版《修道院纪事》就跟这一时期国内大多数被「引进」的外国文学作品一样,是妥妥的官方盗版。
当然了,这并不妨碍若泽·萨拉马戈得奖之后他的作品在国内热卖,所以祝伟才说花山文艺出版社这回是掏上了。
《修道院纪事》正是若泽·萨拉马戈的代表作之一。
《修道院纪事》96年发行第一版,印数是1万册,但像这样作品在国内无甚名气的外国文学著作,通常销量是不大好的。
这些书出版之后很长时间,大部分都没卖出去,被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豪1978》 最新章节第660章 做男人,难!,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40/340561/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