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岸一行从楚州南下过宝应,走水路顺运河南下扬州,拜见扬州赵范,对北伐又是一番探讨。赵范对朝中的各派权力斗争理解比赵葵更入木三分,北伐的渴望一点不在其弟赵葵之下。>
另一个时空中,赵氏兄弟一生最大的辉煌便是在李全反叛的时候,出兵将其剿灭。可之后端平入洛的失败,让这兄弟两人灰头土脸,许多年以后赵葵也坐上史弥远如今的位置——右丞相兼枢密使的时候,不少人还用他端平入洛的败仗攻击他,让他尴尬不已。>
本时空中,李全投靠蒙古不久便被许岸所灭,原本李全率兵南下一直打到扬州的“李全之乱”并没有发生。那么历史已经在这一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么日后局势会往哪个方向走,许岸也不知了。>
通过和赵氏兄弟的探讨,许岸可以得出确定结论:朝廷只要还是史弥远这种守成的宰相掌权,就不会有进取之心,不会真正下定决心北伐。自己若如彭义斌一般屡次上书,也会一样石沉大海。要让朝廷支持北伐,必须要让史弥远下台。>
可就算是当今圣上亲政,举国北伐,那么势必不会将北伐的主导权授予忠义军。况且现在的朝廷其实也没有做好北伐的准备,若换一个主战的宰相上台,现在就冒然北伐,以宋军的战力可能就如历史上端平入洛一般自取灭亡。许岸并不记得,历史上史弥远死后主战的宰相便是如今升任签书枢密院的郑清之。>
最佳的策略是朝廷应当有一位目光长远的宰相,现在就为北伐作准备,如今距历史上的端平入洛还有五六年的时间,如果原来时空中的战略机会再次出现,那么准备充分的宋国应当是很大的把握成功。>
历史上端平元年的北伐淮东赵葵、淮西的全子才两路发兵,而史弥远的侄子、荆湖安抚制置使史嵩之反对出兵,并驻守襄阳,连粮秣补给也没有运送,这也充分说明宋国内部纷争不断,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说北伐输在内耗上,也不为过。>
这个时空中,许岸打下山东,若是从山东出兵可以西进跨过淮河进入金国,呼应两淮、荆湖的宋军攻打徐州、亳州、归德府,还可以从东平府出兵直插大名府,让蒙军无暇顾及河南之地。而宋军需要快速击败黄河沿岸的蒙军,守住关河防线(潼关—黄河),同时还能提供充足的军需补给才有胜算。>
如此,许岸心中北伐的轮廓已经初步形成——主要战场,利用金国抵挡蒙古,山东战场尽量往西、北两处争取战略地缘优势,一旦金国溃败,尽快占领河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宋北征》 最新章节第一百九十三章 面圣陛见,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52/352062/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