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金的破局抓手都放在宋国,而宋国朝廷也已经下令四川制置司,对蒙军不与借道,对金国合力抗蒙的请求也因国内的舆论暂不理睬,只是将禁军向边境集结,以防止再次出现当年蒙金交战,宋民遭殃的旧事。>
炎兴二年夏,拖雷率领四万蒙古骑兵渡过渭水逼进宋境。>
这四万蒙军人数并不是非常多,但可谓精锐尽出,说这四万人是如今蒙古 中最强的精锐,也不为过。>
主将是拖雷,而副将便是蒙古四犬之一的速不台,速不台被窝阔台罢职之后,拖雷为他求情,并将他纳入军中为大将。也算是将速不台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其他众将也都是精锐,其中包括:成吉思汗的义弟失吉忽秃忽、宗王合赤温之子野里知吉歹、左翼千户朵豁勒忽、右翼千户失剌斡忽勒或脱不合、汪古部的按竺迩;加上郭德海、奥屯世英、薛塔剌海、贾塔剌浑等蒙军悍将,以及刘黑马、田雄、梁英、萧札剌等汉人将领,可谓名将云集,实力强大。不少人参加过蒙古西征,有长途转战的经验,还有当年西征军中前进得最远的先锋。>
拖雷拟定的路线是自凤翔渡渭水,过宝鸡,入小潼关进汉中,再向东转,沿汉水而下,经过金国唐州与邓州去汴京与其它两路兵马会师。>
他所领的军马四万,其中含行营军一万,因为孤军深入,被迫携带了一支庞大的辎重队,也占了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这条行军路线,蒙古军从未涉足,沿途地形复杂,险阻重重,而且时刻在南宋窥伺之下,后勤运输条件也艰苦万分。>
但蒙古人的主张特点就是长途奔袭,他们往往不畏艰险,忍耐性极强,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那么,南宋肯不肯借道,是一个关键。之前拖雷派出的使者在武休关与宋军谈判过,借道的要求已经被拒绝。但拖雷并不想与金、宋两国同时交战,还是先礼后兵,于是又一次派出使者与宋军洽谈借道,并且要求宋军沿途提供补给军粮二十万斛。>
宋国边境的利州安抚使、兼知兴元州郭正孙上书四川制置使桂如渊,判断蒙军若是借道不成必将如上回一般攻入四川腹地,请求派兵列于边境之上,一旦蒙军有异动,便主动派兵攻击。>
而四川制置使桂如渊害怕这样会得罪蒙古人,引起两军冲突,故此没有接受。>
郭正孙又认为蒙军一定会再度从凤州入侵,因此建议派遣沔州(今陕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宋北征》 最新章节第二百二十二章 祸起四川,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52/352062/223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