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很快册封了八位妃子,而知大宗正司事赵师弥动作更快,皇帝要求选出三位宗子作为候选,他知道皇帝急于出兵,不愿拖沓,便以时间紧迫为由,直接从大宗正司管辖的宗室中选出适龄而聪慧的六位宗室,至于西外宗正司和南外宗正司的宗室都在福建,那便以路途遥远放弃了。>
这六位宗室少年是皇储的备选人,三位妃子虽都已经怀孕,但不一定会生儿子,新入宫的八位妃子也未必会怀孕,况且皇家子嗣夭折率很高,即便怀孕产子也未必能顺利长大。>
先皇有两子,但都夭折了,杨太后也曾为宁宗皇帝生下两位皇子,也夭折了,故此从宗室中选皇储也不适合选太小的孩子,而是选已经十几岁的少年宗室。>
这回皇帝选养子,自然要考察六位宗室的道德与才智,道德难以有标准衡量,但才智却可以。这六宗子都颇具才智,赵师弥信心满满。>
杨太后年老体弱,已经无法参与这种长时间的仪式。以皇帝、皇后、大宗正司与朝中重臣为评判团的现场考校便在集英殿拉开了序幕。>
皇帝高坐在御座之上,众臣与六位宗室也赐了坐,皇后则垂帘于集英殿的后方,毕竟以后这宗室名义上将会是皇后的儿子,皇后也将在之后给出自己的意见。>
集英殿原本是给殿试的进士们用的,此番文试并非点状元、举进士,而是为国家立储,这六位宗子也如进士一般,要写文章。>
有司给这六位才智少年的题目是以“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为题,写一篇文章,之后由几位宰执众臣评判,最后交予皇帝、皇后定夺。>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这句话正是《论语》一书中尧禅让与舜的命辞。意思是说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大舜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假如天下百姓都隐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
此题非但应景,尚能应人,考的正是将来的储君能否让大宋国祚延绵传承下去。>
题目出得很好,有司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皇帝稍稍振奋精神,站起身来,在殿内迈步观看。过了许久有一位长身玉立、面如冠玉的少年交卷,侍读王暨将文章呈给以右宰相乔行简为首的一众大臣轮流阅览。>
赵师弥见皇帝看向那长身玉立的宗室,便上前低声禀报:“官家,此子便是秦康惠王之后,赵孟启。”>
所谓秦康惠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宋北征》 最新章节第二百二十四章 皇储之选,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52/352062/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