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缉私营需要报经朝廷批准,但准备工作很快就做了起来。除了必要的护卫人员,柳湘莲将随行人员和税卒分成十个招募小队,赶赴三十处盐场,招募灶户子弟作为缉私兵丁。>
这番操作顿时让人傻眼——国朝法度,盐丁世袭,从其中招募缉私兵丁相当于违反律例。但柳湘莲大权在握,最多找人弹劾于他,却不能强行阻止。>
盐商同样不满,认为此举会影响盐场经营,但理由并不被柳湘莲接受,盐场内并不都是煎盐的灶丁,还有不少种地的,并不缺人。更重要的是,至少明面上的来说,盐场国有,和你盐商有什么关系?>
这几日柳湘莲闭门不出,便是筹划此事。一经发动,各个招募队伍行事很有法度,效率极高。每处盐场少则二三十,多则百余人,严格遴选十六岁以上、三十岁以下,身强体壮的青年。若是识字,则身体条件可以放宽。>
另一边,他在扬州城外圈地,建起军营,置办武器,源源不断的账单令盐商叫苦不迭,最终还是为了长远利益而忍了下来。>
数日后,各支队伍开始带人回来时,营地已经备妥,一应生活、训练用品无不具备。>
在这些被招募的灶户子弟看来,所谓的缉私营和当兵没什么区别。虽然民间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之说,但实际情况却是“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
对这些衣不蔽体、食不饱腹,世代承袭贱籍的灶户子弟来说,缉私营显然是可以改变自身命运的良机,不可错失。>
他们经过一番激烈争夺方得到此次机会,无人不看重。而他们入营的第一件事,便是沐浴和换装。>
说起来催人泪下,这还是绝大部分灶户子弟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鞋子。以前在盐场时候,从小到大都是光着脚丫子,脚底板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因为常年受海水侵蚀,许多人脚上的皮肤都坏死了。>
面对拿到手里的新鞋,很多人迟疑着是否要穿,心里想着,或许可以带回去给家人,最后还是在税卒的严厉呵斥下才穿上。>
入营之后,先是税卒带队,指导他们进行基本的队列操练。这些灶户子弟很快沉迷于缉私营的生活,他们想不到世上竟有这样的好事——每天只是在校场上走走路,竟然顿顿有肉,馒头和米饭管够,简直是梦里也不敢想的神仙生活!>
十余日后,全部招兵的人马都已经归队,总计收揽三千余人,几乎是在册灶丁的十分之一。当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鼎革》 最新章节第136章 建缉私营,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52/35211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