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时,大殿之中立即变得鸦雀无声,众人纷纷侧目,见说话之人乃是荆州蒯氏子弟蒯浩,一身锦袍倒是华丽,只不过脸上流露出的盛气凌人,让人看了不太舒服。
紧接着,众人的目光再次转移,看向了讲台上的三人。
鹿门之中有很多来自天下各郡的学子,但更多的是荆州本地各大族的子弟。其中最为势大的便是蔡氏,蒯氏两家。
蔡氏族长蔡瑁助刘表统领荆州有功,再加上其妹嫁给刘表生下一子。因此,蔡瑁深得刘表信任,任职荆州水军都督,掌管荆州二十万水军。占了荆州兵力总和的三分之二。
蒯氏有两名大才,一人名蒯越,一人名蒯良皆是智谋之辈,可以说凡事刘表都要与此二人商量。二人相助刘表统领荆州,和之后的十余年治理有着不可缺少的因素。
“嗯,既然提到了许都之事,不妨先说说你们的看法!”
司马徽顿了顿,随后慢慢的朝着上座走去,一边略带鼓励似的说道。
一方面他想看看学生们是如何想的,才情思维如何;另一方面,你让我说就说?那岂不是很没有面子?!
听到司马徽的话,蒯浩也不客气,袖袍一甩,从席位上站了起来,抬头挺胸,朗声道。
“既如此,在下就先说说。听闻大司农梁诚自司州得胜还朝,还未踏足金殿,天子厚赏的便已经赐下。以梁诚二十余岁的年纪,就已经位列九卿,更兼封侯,难免有人心里不痛快。这其中就以国舅董承为最,二人的矛盾因此迸发。”
蒯浩一边说,一边注意司马徽和庞德公、黄承彦三人的表情。虽然对方脸色如常,可他就是觉得不对劲儿。是否定?
司马徽只是一个劲儿的微笑点头,并没有表发见解。而庞德公和黄承彦更是淡笑不语,不指错也不称好。
似乎对蒯浩的说话有所保留。这让正说得兴致高昂的蒯浩顿时一噎,好像鼓足了劲儿打在棉花上一般。
“不知在下有什么说错的吗?还望先生指正!”
蒯浩收声,不再多言,三分不解,七分愤慨的望着司马徽。
与其说蒯氏,蔡氏子弟是来鹿门山求学的,倒不如说是来探访这个名动大汉十三州的学府究竟哪里好。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荆州也不例外。在刘表的势力范围内,派系也是十分的明显。其一便是以蒯氏,蔡氏为首的荆州本土世族。
地方就这么大,人多了就分得少了。对于外来的世家大族,本土世族自然是排斥的。这也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成成君子》 最新章节第二百一十章 决战前夕天下事二,网址:https://www.xbqg999.com/4/4171/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