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遂最终还是走了,而且是只带着几个亲信走的。>
作为在汉末乱世浮沉了数十年的老牌军阀,韩遂没有急着在此时发难。>
因为他身处河东,远离凉州,这个时候就算叛乱,手边也不过只有三千羌胡兵可用,难以成势。>
所以韩遂遵从了钟繇的命令,将这三千羌胡兵留给了钟繇,带着亲将阎行回凉州去了。>
韩遂的离去,让钟繇安心不少。>
虽说所有人都知道“韩遂勾结袁绍”是对方的计策,但韩遂叛乱是有前科的,还不止一次。>
这样一颗定时炸弹被人捅到明面上,也不怪曹操会下令让韩遂返回凉州。>
之后钟繇领兵来到封门关,支援被袁绍主力猛攻的马腾,稳住了摇摇欲坠的防线。>
至此,郭图虽然离间了韩遂,但趁机攻下轵关陉,进入河东的目的却没能达成。>
袁绍久攻不下,只好率军撤回野王,袁曹双方隔着河水对峙到了秋收后。>
等到新一批的军粮运到前线,袁绍又想尝试渡河攻击曹操,但不出意料地未能成功。>
之后袁绍又领兵攻打太行陉的天井关,想要进入上党盆地。可是天井关十分险峻,袁绍的大军完全施展不开,守将马岱坚持了半个多月,等到了上党太守马超回援,袁绍又只能作罢。>
屡次尝试失败后,袁绍对战事感到厌倦。>
袁绍在内心安慰自己,反正夺取河内后,邺城已经得到了战略纵深,兼且各军将士出征一年,师老兵疲,与其在河内和曹操干耗着,不如先回邺城修整,待到明年开春再做计划。>
于是袁绍以沮授为河内太守,留下高览、张合二将及一万兵马留守河内,自己带着剩余的万余将士打道回府。>
袁绍退走,袁曹双方的战事就此告一段落,战争以曹操主动让出河内结束。>
此战对曹操的损耗不可谓不大,而袁绍呢也没得到什么便宜,因为曹操提前将河内郡的许多百姓都迁到了雒阳。>
之后曹操让曹仁领兵屯驻孟津,自己则动身返回许都,去看看兖州和许都的情况。>
毕竟袁绍不只对河内发动了进攻,审配还从徐州出兵袭击了东平国,好在于禁守御得当,没有让对方占到便宜。>
同时,一道道政令也从曹操的手中发出。>
经过河内之战,朝廷在兵马钱粮各方面都损耗颇多,为了弥补损失并壮大自身实力,曹操决定进一步扩大屯田的规模,并继续采取将百姓强制编为屯田户的措施。>
然后曹操又主动向刘基来信,希望能够用战马换取更多的粮食。>
曹操这项举动让刘基感到挺意外的。>
因为曹操推销战马的行为,意味着主动向刘基展示自己缺粮的弱点。>
不过这不代表曹操傻,反而更能体现其才略!>
显然,曹操笃定刘基不会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所以他才会肆无忌惮地想要以马换粮。>
甚至如果刘基敢趁着这个时候攻打曹操的话,曹操说不定还会拉下脸去找袁绍帮忙。>
当今天下三足鼎立之势初成,作为最弱小的一方,曹操深明左右逢源的技巧,这也是他惯用的策略。>
袁绍来攻,那他就找刘繇和刘基父子帮忙,反之亦然!>
对于曹操换粮的请求,刘基只能同意,毕竟他和刘繇还需要曹操继续在北方抗住袁绍。>
只是这一次刘基肯定不会以五十万钱的高价买马了,双方经过协商,最终敲定的价格是一匹战马三十万钱,约合一百二十石粮食。>
不过这次买马,刘基还拉上老爹刘繇一起,父子二人总共向曹操订购了三千匹战马,总计三十六万石粮草,合九万万钱。>
其中两千五百匹都是刘繇买的,刘基只要了五百匹。>
因为刘基之前已经从各种渠道搞来了三千匹战马,眼下是没有那么多粮草资助曹丞相的,反倒是在江东过了几年安静日子的刘繇财大气粗。>
刘繇买到战马后,将其中两千匹都送往了徐州,交给杜袭组建骑军,统领自然是讨逆将军张辽。>
剩下五百匹战马就是老爹的私人玩物了。据说老爹在江东建了个骑兵营,号“解烦义从”,好像是丹阳书院哪个学生进言的。>
至于“解烦义从”的统领,乃是刘基的二弟刘铄!>
刘铄今年满十六了,自然想着像他大兄刘基那样一展拳脚。刘繇耐不住拗,便同意让刘铄出任“解烦督”,行护军校尉。>
这些趣事儿刘基听后都是一笑了之,眼下他正忙着筹备入蜀的事宜。>
整个荆州和交州、还有汉中、上庸二郡都运转起来,数之不尽的粮草和器械被转运到江陵和南郑两座重镇。>
正如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