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刘参军和张别驾求见!”>
刺史府内,正躺在榻上一边听小乔弹曲儿,一边享受麋氏按摩的刘基闻言,猛地坐起身。>
他先是对妻妾们道:“为夫先去忙,你们自己耍吧,晚上用饭无需等我,今日怕是又要忙碌起来了。”>
“是~”>
而后,刘基对管家刘大道:“刘大,请二位先生到茶房一叙。”>
“诺!”>
不一会儿,刘基来到茶房,见到了张松和刘晔。>
“子乔远来,可是有何要是?”刘基直接问道。>
张松当即将成都的决议告之刘基,然后对刘基道:“主公,蜀中兵马已经开始调动,江州空虚,还请主公兵发江水,万勿迟疑!否则定然错失良机!”>
对于张松的请求,刘基自然不会拒绝:“好!吾早就命甘兴霸屯驻在夷陵,只等先生消息!”>
张松脸上露出喜色,他原本还有一点担心刘基的执行力,但现在看来,是他庸人自扰了。>
之后张松又将更多蜀中的情报透露给刘基,茶房里的三人一直商讨到半夜。>
翌日,刘基请来学识渊博的宋忠,拜托对方帮助伪造朝廷文书,又给张松准备了一车财宝,装作是曹操替天子赐给刘璋的礼物。>
宋忠虽是远近闻名的大儒,但其实他没什么傲骨。>
这点从他屈身刘表就能看出来,当初刘表想学天子祭天,以宋忠的学识,他难道不知道这是悖逆吗?>
反倒是韩嵩很有气节地大骂刘表,把刘表得罪狠了,后来还差点遭到迫害。>
得到命令后,宋忠二话不说帮刘基弄了几封朝廷公函,许多细节的地方都非常考究,总之是对得起他那一身学识了。>
刘基很满意,赏赐宋忠十支玉笔,一方宝砚,外加一盘金饼。>
准备妥当后,刘基先让张松在襄阳逗留一段时间,等到时间差不多呆够了,这才让他返回。>
期间,只要是白天,刘基就和张松形影不离,以示信任。>
晓得的人都被刘基的心胸所折服,只有刘晔和张世为此感到心惊。>
作为刘基最亲近的臣属,他们能看出刘基是在赎罪,亦或是说在用恩荣买张松的性命!>
时间转动到冬天,刘基送走张松后,已经是将准备全部做足。>
此次入蜀,刘基决定亲自领兵出征,他以刘晔、庞统为军师,甘宁、徐盛、宋谦、习珍、沙摩柯、辅匡等人为将,率荆州兵两万乘船沿江水逆流而上,突袭江州!>
留守荆州的自然还是北府长史张昭,董袭坐镇南阳,提防曹操。>
至于汉中方向,刘基已经派人去信汉中太守文聘,授他便宜之权,随时准备接应在南线作战的刘基。>
一切准备完毕后,刘基移驾江陵,让甘宁督习珍、沙摩柯走陆路,自己带着徐盛等人走水路,两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江州进发!>
江水浩荡,刘基站在楼船甲板上望着视野朝前平移,江岸两侧的山势渐渐高耸,意味着船队将要进入巫山山脉。>
刘基不禁回望一眼身后,视线中,除了旌旗蔽空,绵延至天边的数百艘战船外,还有岸上渐渐在视野里模糊的江汉平原。>
“呼——”刘基吐出一口浊气。>
益州,当归吾所有!>
广汉郡绵竹县。>
接替庞羲出任护军的严颜集结兵马,准备攻打汉中。>
有庞羲的前车之鉴,严颜自然不会把所有兵力都拿去死磕阳平关。>
出征前,举荐严颜的郑度曾特意找过他,给他出了个“一虚一实”之策!即兵分两路!>
中军大帐,严颜招来众将,发下令箭。>
“刘璝、泠苞听令,你二人领一万兵马去攻阳平关。记住,要猛攻猛打,让敌人以为我军主力全在金牛道,明白吗?”>
二将出列,大声喊道:“末将遵命!”>
“好,其余各军,随吾屯驻阆中,等候时机!”>
“诺!”>
大军随后开动,刘璝、泠苞自去攻打阳平关,而严颜到了阆中,却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停在宕渠不走了!>
严颜的举动让张松很是担忧,因为宕渠之侧就是巴水。巴水起于米仓山,勾连江水,入江口就是江州!>
一旦江州有情况,驻扎在宕渠的严颜可以走水路,几天时间就能支援江州!>
张松那个急啊,他想到一种可能,那就是郑度给严颜开了小灶!>
而且实际情况很可能真的是这个样子!>
没办法,张松只能向刘璋进言,诬陷严颜拥兵自重。>
刘璋起初很是担忧,于是派人去前线质问严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