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深夜,因头疾爆发陷入昏迷的曹操终于醒转。>
贾诩、满宠、许褚等文武全都闻讯赶来。>
曹操看着一屋子的人,只让贾诩、满宠二人留了下来。>
曹操头上盖着缓解头疾用的热布,一脸病气地对二人道:>
“文和、伯宁。陇右危急,我欲班师返还关中,解凉州之危,你们以为如何啊?”>
贾诩和满宠对视一眼,二人都有些难以置信。>
曹操说这话,明显是失了抵御楚王的心气。>
但他们也明白时局维艰,曹公年事已高,头疾复发如此猛烈,难免丧失锐气。>
正待二人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长史吕虔突然急匆匆进来,手里拿着军报,面色难看。>
曹操瞟了他一眼,痛苦地闭上眼睛,仰躺在榻上。>
“报吧。”>
“诺!”>
得了准允,吕虔当即说出军报内容:>
“大王,安城丢了!温曼基他……与城俱碎!”>
曹操听了,猛地咳嗽起来,医官赶紧上前调理。>
但曹操情绪激动,好久才停止咳嗽,中间几乎要咳断气了。>
平复下来后,曹操用布满血丝的双眼看向贾诩:>
“文和,传令,退兵……”>
贾诩见曹操如此痛苦,有些于心不忍。>
他没有立刻应下对方的命令,而是拱手说道:>
“公欲退兵,何不顺路奇袭昆阳,解昆阳之围呢?”>
曹操忍着几要炸裂的脑仁思索起来。>
颍川太守张绣率领所部万余兵马在昆阳城抵御荆州数万楚军近一年,仗打到现在,张绣肯定也是强弩之末了。>
自己想要撤回关中,确实应该先设法击退颍川的楚军。>
但就算曹操想要支援张绣,也得先从平舆突围才行。>
不过好在城外的鲁肃麾下只有三万兵马,还没城中的秦军人数多,所以突围应该不是难事。>
可一旦下达突围的命令,便意味着要正式放弃汝南。>
就在曹操权衡之际,满宠进言道:>
“公与楚军鏖战近一年,已大大拖延了楚军的攻势。宠虽为豫州牧,但也知豫州无险,不易防守。>
“而今安城沦陷,温恢战死,汝南不可保有。公应该撤兵,保存军力,收缩防线,以求重振旗鼓,再作良图!”>
满宠的话促使曹操下定了决心。>
“扶我起来!”>
曹操让医官将他扶起,然后曹操坐直身子,重新拿出威严的架势说道:>
“先派人去汝阴传信,让曹休弃守汝阴,带兵撤往陈郡!>
“再派人联络黄须儿,让他的骑军来平舆策应大军突围!>
“平舆四万大军分作三部,前部由曹洪统领,中部由韩浩统领,后部由满宠统领。三日后突围,撤往上蔡!”>
命令下达,贾诩、满宠二人出去传令,外面院子里的将军们也各自领命离去。>
待到只剩下曹操和医官时,须发都熬白了的曹操,这才露出忧愁的神情。>
曹操用枯瘦的手轻轻拍打榻沿,嘴里喃喃道:>
“刘正礼啊刘正礼,你没什么本事,死得也比我早,奈何生了个好儿子啊!”>
……>
三日后,平舆城中的四万秦军做好了突围的准备。>
忍着头痛重新披上盔甲、戴上兜鍪的曹操来到城西校场,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挥刀下令突围。>
随后,曹洪带着一万士卒从西城门杀出,吸引楚军的注意力。>
城外的楚军似乎对于秦军的突围早有预料。>
从城西的楚军营地中,立刻冲出数千兵马,前来拦截曹洪的部队。>
城西的楚军人数并不多,似乎不能够很好地拦截曹洪。>
但即便如此,东、南两处军营中的楚军依旧没有行动。>
秦军斥候将军情带回城中,曹操和贾诩等人顿时明白,他们的伎俩没能骗过鲁肃。>
其实曹洪的部队虽然有一万人,但除了曹洪本部三千精锐外,其余七千人都是弱旅。>
于是曹操又下令,让中护军韩浩带兵从东门杀出!>
韩浩的中军也有一万人,和城西曹洪的兵力相当。>
韩浩领兵出城后,城东的数千楚军也出营拦截。>
平舆城东西两头战做一团,可是东西两头的楚军人数都只有数千。>
如此一来,鲁肃肯定是在城北或城南留了重兵。>
这确实是在情理之中,毕竟秦军若想突围,向北逃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