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宋一代到如今一共传承十五位皇帝。>
除了创业的太祖皇帝之外,每一位皇帝继位之初都是踌躇满志,要做一代明君,以求立下伟大功业。>
对于北宋的皇帝来说,伟大功业便是收复燕云十六州,后来又多了一项——灭国西夏。而对于南宋的皇帝来说,最大的功业那便是所谓驱除鞑虏、恢复中原。>
赵与芮也不例外,他也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但之前哪个皇帝不愿如此?哪个愿意做个庸庸碌碌的帝王,最终不成还不是因为实力不允许么。>
两宋始终没有解决周边辽、金、西夏、蒙古的边患问题,经常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但对从来没有一个长期坚定的原则性立场,在‘和’与‘战’之间不断摇摆拉锯,换一朝天子便换一个政策,国是不能长久实施,必然造成无尽的内耗。>
皇帝从登基开始总是踌躇满志、锐意进取,希望立下伟大功业。一旦发现敌国内乱有可乘之机,便想出兵占便宜,在一群朝臣的反对声冒然中出兵,成败更多靠运气,而不是靠实力,一旦兵败又心灰意冷,将战略由进攻改为防御。>
久而久之,帝王的精力消耗在无穷无尽的内政、党争之中,最终都成了平庸的皇帝。>
北宋的太宗、真宗、仁宗,南宋的孝宗、宁宗无不如此,另一个时空中的宋理宗赵昀也是如此。>
但有一位皇帝不一样,他性情刚烈勇往直前,认准目标绝不退缩。>
这便是北宋第六位帝王宋神宗。>
他以唐太宗为榜样,要继承太祖、太宗遗志,灭国西夏,打败契丹,恢复汉唐故土。>
他一改前几朝遮遮掩掩态度,公开承认太宗晚年就是死于伐辽旧箭伤,他悲愤不已,如此大仇不能报,反而与辽国皇帝称兄道弟(澶渊之盟宋为兄,辽为弟),这是多大的耻辱。希望改变这碌碌无为的朝堂,以求富国强兵。>
宋神宗在位十八年,熙宁年间重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元丰年间进行朝堂制度改革,通过数年的经营,增加国库收入、拓展了耕地粮产、淘汰了冗兵冗官、缩减了大量冗余开支、改善了宋代中期的积贫积弱。>
他在西南开发了荆湖梅山化羁縻为郡县; 在东南对时常入侵边境的交趾国发动复仇之战,大败交趾军,迫使交趾王割地求和; 在西面,他提拔底层文官王韶经略青唐吐蕃,恢复了唐代安史之乱之后丢失的河湟地区,为大宋拓地两千里; 在西北他发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宋北征》 最新章节第二百一十章 神宗实录,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52/352062/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