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用眼神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想使所有臣子与陛下同心合谋,臣以为做不到,但至少可以做到下情上达。”>
“下情上达?”赵与芮蹙眉沉思。>
“不错!”李宗勉也理清思路道:“臣子大多喜欢谄媚,揣测陛下所喜之事便多言,所厌之事便少言。上被堵塞言路,下也就欺骗胡言,那么成败得失、治乱安危的关键,谁人能向陛下禀报?不知则不备,等灾祸发生再去处理,为时已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帝点点头,这个答案只能算差强人意,又问道:“裕国财又如何?”>
李宗勉继续又道:“裕国财,并非横征暴敛,而是节省朝廷用度。善于治国应使钱粮多于用度,而非用度多于钱粮。如今会子滥发、米价飞涨,民不聊生,闽中百姓困苦,已寇盗四起,屡次平乱不成,又得侵耗财用。国无余财,若事有缓急,必将因财用窘困而无法成事。到时又只能滥发民夫、滥用民力,田间无人,隔年又是灾祸。故此,要裕国财,必先节用度,宽民力。”>
皇帝点点头,问道:“卿何出身?”>
“臣开禧元年进士及第。”>
“表字?”>
李宗勉躬身道:“表字强父!”>
皇帝笑了笑,记下了这个名字,平心而论,他根本没见过还有谁做出过这么出色的战略总结,连郑清之、乔行简都没有。>
而这个李宗勉,毫无疑问是比郑清之、乔行简在对外战略上更出色的人才。甚至他已经敏锐的意识到,这个埋头在故纸堆里的绿袍从六品臣子,很可能将是自己未来亲政可重用之人,大宋朝廷并非没有人才,只是缺少让人才脱颖而出的土壤。>
皇帝心潮起伏,脸上却静若止水,轻声道:“今日就到这里,卿告退吧!”>
绍定二年三月,葬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于永穆陵,庙号礼宗。>
左丞相崔与之终于到任,太后数次暗示,自己年过古稀,既然朝中已有左右贤相,那么准备尽快撤帘,让皇帝亲政,可皇帝却不急,总是说自己年少德薄,还需多多历练。>
皇后却知道,皇帝不急于亲政,是要先探查政事堂宰执们各自的想法和能力,皇后认真亲手记录了几个宰执的卷宗,包括出身、经历、和战主张等等。让皇帝能够在短时间内尽快熟悉他的大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宋北征》 最新章节第二百一十一章 量力相时,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52/352062/21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