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怎么做了。弹劾史弥远余党的奏折又如雪片一般飞入宫中。>
史党已经折损了薛极、梁成大、李知孝、赵汝述等几人,可朝中还有资深史党,四木三凶之一的莫泽立即被弹劾贪渎为害,朝廷随后将其抄家流放。政事堂中的同知枢密院事袁韶因趋附史弥远而位居执政,赵善湘以史弥远的亲家而擢任制帅,也都遭到台谏的论劾而相继罢任,其他被罢黜的史党爪牙不胜枚举。>
追究史弥远家族的弹劾奏章被皇帝留中,清议们立即明白皇帝的取舍,安静下来。>
清除史党后,又过了几日,皇帝的第三道圣旨出,主要内容便是整顿财计。>
这个时期,大宋财政上面临物价飞涨、国库亏空两大顽疾。前者主要是历届政府滥发会子(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后者主要是因为军费开支与应付冗官的行政花销。>
圣旨中应对物价飞涨,首先要求停止发行新会子,适当回收旧会子,严禁伪造。这些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日渐严重的会子危机,但至少能起到一些缓解作用,让现在已经出现的漏洞与亏空不进一步扩大。>
应对军费、冗官行政费用,圣旨中要求严格审查,实行节用方针。命尚书省设局审计户部财赋收支,下令编制《会计录》,命各州府仿照户部会计式样,立簿记录出纳,每季送呈尚书省计簿房,作为考核官员的标准之一。>
接着命大臣审定节用项目,范围上自宫掖,次及朝廷,下至州郡,指示“毋牵私情,毋惑浮议,日计之虽不足,岁计之则有余”。>
圣旨发出之后,官家以身作则,将册立妃子时间推迟至明年年末,并与皇后一同降低宫中用度。皇后主动拒绝了皇帝对家族的封赠,与杨太后家动不动便封王许侯不同,皇后只接受了追赠其父贾涉开府仪同三司、紫金光禄大夫等职,几个兄弟与叔父都没有加官。>
此圣旨一出,政事堂中以左相崔与之为首,所有宰执自愿减半俸,以为提倡节用的表率。>
在清议与士林的一片赞誉声中,第四道圣旨随之发出,皇帝要官场澄清吏治,以求去冗官、节冗费,命宰执大臣拟定条例。>
两宋因“冗官”和“冗兵”、“冗费”这三冗问题导致政府的积贫积弱。皇帝澄清吏治首先便要从治理“冗官”开始。>
所谓“冗官”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官员数量非常多,远远超出朝廷的正常需求,另一个意思是官制太复杂致使行政效率低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宋北征》 最新章节第二百一十三章 澄清吏治,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52/352062/21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