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组成的土匪,皇帝心头震动,这军制体系也已经到了不得不整顿的时候了。>
待会议结束回到宫里,赵与芮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但第一件事还是带着皇后去拜见太后。每日晨昏省定中按规矩皇帝需要表现出足够的孝心,太后也得流露出足够的慈爱。>
日日如此,皇帝和太后对这些流程都已经麻木,但规矩就是规矩,礼官经验丰富,为双方歌功颂德,营造母慈子孝的场景来教化天下万民。>
名义上的母亲每日晨昏省定,亲生母亲慈宪夫人也需要安抚,自从太后透露逼迫皇后选妃之事是慈宪夫人所倡导,赵与芮先己纳麝月为妃,封为国夫人。>
日常朝会由宰相主持,各大部司以及各地官员的奏章大都汇集于中书,两位宰相与几名指定的大臣商议批复内容,交给皇帝过目,获得许可之后,成文交付有司,只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奏章,才由皇帝亲笔批复。>
正常的奏章皇帝简单批复再交给有司存档,成为大宋无数诏令奏集中的一份,可能一直要到皇帝大行之后,下一任皇帝编修先皇实录的时候才会被翻看。>
有一些重要的奏章,提出具体的问题,需要给出明确意见,如川蜀大旱、江西水涝、工部军器所求山东忠义军铁甲编制工序等等,绝大多数时候,宰相的批复是将奏章转到相应的机构,由该机构提出明确的意见,再由宰相批准,来来回回能持续几天甚至几个月。>
只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比如某个重要的官职出现空缺,或者某地民乱、金国、蒙古寇边这样的大事,才会出现激烈的朝争。>
整个流程复杂繁琐,赵与芮觉得这种效率太低,部分奏折他忍不住想加入自己的意见,但很快就发现,自己仅仅从奏折上并无法了解事情的全貌,横加干涉只会耽误执行进度,不如先旁观,看看如何能提升决策效率。>
转眼已经是绍定二年十月,数月的亲政,赵与芮还算满意,与现有的宰执班子相处融洽,但他明白等过了这段所谓的蜜月期,待自己的改革更化更深入一些,沉在水面之下的各种问题、矛盾便会显现出来。>
这日,朝会之后,按惯例宰执聚于垂拱殿,检讨近期推行的几个政策与发令,重点还是在节用与吏治上。>
赵与芮与大臣们商议了一整天,参与者逐渐增多,一开始是加入几个翰林学士,接着吏部郎官,最后达到了三十来人。>
大家的目标倒是一致,都认为按照陛下的旨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宋北征》 最新章节第二百一十四章 两种皇帝,网址:https://www.xbqg999.com/352/352062/215_3.html